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以市场不完全性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分析了不同国家间的优势及其不平衡分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宁把自海默以来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系统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认为企业从事国外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有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产生背景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
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内部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的至今较为流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以科斯产权理论为基础,以中间产…
内部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内部化理论的逻辑关系 内部化理论仍然以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的前提条件,但与垄断优势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
内部化理论的渊源:交易费用理论
1937年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其发表的题为《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系统性地提出了市场交易…
寡占反应论的基本观点
1973年,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出版了《垄断性反应与跨国公司》一书。他从垄断企业战略竞争角度…
产品差别能力论的基本观点
凯夫斯(R.E.Caves)于1971年2月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经济…
通货区域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Z.阿利伯(Robert Z. Aliber)在1970年和1971年分别发表的《对外直接…
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垄断优势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投资理论的桎梏,将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区别开来,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
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拥有的垄断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目标、获得垄断利润的必要条件。海默把跨国公司的垄断…
市场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市场不完全性是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存在某些阻隔或垄断因素,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要素及产…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跨国公司划拨价格)是什么意思?
一、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含义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又称跨国公司划拨价格,是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
(一)内部贸易的积极影响 1.促进了国际分工和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开辟了全球范围内一体化生产的可能…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的比较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从形式上看,是不同国家经济实体之间针对商品、服务及技术的跨国交易,仍然具有国际贸易的基本特征,…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什么意思?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指在跨国公司内部开展的有关原材料、中间产品、技术专利和服务的国…
对新新贸易理论的评价:贡献和局限性
以梅里兹模型为核心的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以梅里兹模型为…
对超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贡献和不足
(一)超保护贸易理论的贡献 (1)该理论把国际贸易作为影响整个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国际贸易是决定宏观经…
超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超保护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迅速发展,垄断资本已远远不满足在国内市场…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