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产生背景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 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1973年,邓宁在其《国际生产的决定因素》一文中指出,只有将贸易与国际生产这两种相互替代的国际化形式,从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两个方面进行讨论,才能正确评价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经济含义。邓宁这篇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被认为是其折衷思想的最早萌芽。1977年,邓宁利用系统综合方法对早期的各种主要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形成了所谓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邓宁出版了《国际生产与跨国企业》一书,进一步完善了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使这一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邓宁认为,海默、巴克莱和卡森、弗农、小岛清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建立在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的,它们对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的跨国公司具体投资行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却缺乏普遍意义。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不仅具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背景,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发展基础。

就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而言,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更全面、更综合的理论来解释现实情况,这些现实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形成了美、欧、日三大区域的跨国公司齐头并进的国际投资新格局,而且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还是母国,都出现了迅猛增长的趋势;二是国际直接投资新领域凸显,跨国公司由原来的主要向制造业投资,扩展到投资资源开发、农业、技术研发等领域,特别是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重要的领域,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三是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呈现多样化,除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跨国公司相互之间收购兼并以及建立在战略联盟基础上的合作投资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四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纵向直接投资,发展到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投资,甚至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的复杂局面。

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产生的理论积淀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领域基本上是沿着四个研究方向发展的,这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一是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从不完全市场出发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即跨国公司比东道国企业拥有某些优势,如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二是把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运用动态分析方法,阐述投资与贸易之间的替代转换问题,如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三是基于生产区位理论,探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四是以厂商理论为基础,研究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情况下,跨国公司以内部化方式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如巴克莱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

邓宁认为,上述理论只是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所作的单一性、局部性解释,而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性理论。邓宁强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及许可证安排可能是一个企业面临的不同选择。能否建立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全面、系统地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条件、方式,使之具有通用性,则更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