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集团创始人刘汉元:农业大家的诞生

(四)全国扩张: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

曾经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登山?登山家想了想回答:因为山在那里。

如果问通威为什么要扩张?刘汉元会回答:因为市场在那里。

扩张是企业的本能,曾经停止扩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扩张。1998年,中国经济在产能过剩中徘徊,全国13000多家饲料企业多数陷入困境,小企业战死沙场,中型企业退守防线,大片大片的市场被“吐”了出来。刘汉元认为,这正是低成本扩张的大好时机。

刘汉元确定了由内向外的辐射式扩张战略:“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

“吃一个”,就是将已经设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厂的成熟区域市场精耕细作,做成牢不可破的根据地;同时要“挟一个”,新开辟的市场初步成功之后,迅速跟进设立子公司,实现本地化生产,强化并扩大销售,稳步向“吃一个”转变;与此同时,还要“看一个”,对将要开辟的市场着手规划,一边铺点销售,一边调查研究,再稳步向“挟一个”发展。

三条腿同时走路,轻重缓急各不相同,却能层层递进转化,进可攻,退可守,相互倚重又相互补充。

1998年4月,通威迈出了扩张战役的第一步:沿长江流域挥师东进,出三峡,下宜昌,直逼武汉。但刚进入湖北水乡,就遭遇了当地农户和竞争对手两方面的抵制。

农户说:“我祖祖辈辈都在养鱼,我养鱼的时间比你的岁数还长,难道我还要你来教吗?”通威立即采取对策,制订了快速反应的“步兵行动计划”。

一夜之间,通威营销大军就遍布千里水乡的各个角落,他们每个人都是工兵,挨家挨户地对农户进行“攻打”:耐心讲解什么鱼喂什么饲料、什么时候喂哪种饲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搭配饲料,以及养鱼也有模式、要驯鱼等。他们不但对农户进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还进行外延服务,对农户进行不间断的素质培训,讲解商品经济的信息和知识、鱼种的信息和推广、养殖业的未来。

同时,通威还进行免费的“试喂示范”,试喂的突出效果让农户惊叹不已。就这样,当易于感恩的农民们明白通威人的真诚不是表演之时,便掏出了自己质朴的心。

面对记者,通威营销人员对此感慨连连:“这就是通威文化中‘诚’字的体现,它是一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化大营销。”这是真正的大公司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

解决了农户问题,通威却遭到了竞争对手一次比一次猛烈的狙击。

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通威采取了不同的战术对策。针对正大等全国性品牌,通威进行优势比较。作为全国水产饲料龙头企业,通威每月要改进10种产品的质量,新投产10—15种新产品,而且技术储备已到2010年,显然通威的专业优势无人能望其项背。同时,在刘汉元“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的理论指导下,市场最终发生逆转。

针对地方品牌,通威采取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特色营销。开发出适合当地气候、水质、鱼种的产品专供销售,人员、销售实现本土化之后,先进养殖方法的传授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便成为一把刺穿地方品牌的利剑。

通威大军所至,无不所向披靡。不久,湖北沙市公司成立,苏州公司成立,市场成功地由“看一个”进入建厂投产的“挟一个”阶段。接着,沅江公司、武汉公司、北京公司、长春公司、广西公司等纷纷成立。

到1999年,通威在保持淡水料扩张势头的同时,又开始关注广东沿海的海水料市场。通威扩张的第二步由此拉开帷幕。

1999年,已开发出海水料的通威在刘汉元的亲自统率下挥师广东。刘汉元知道,广东是全国饲料工业最发达的省份,需求量占全国的1/4,谁占领了广东市场,谁就占据了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其中,南海和顺德又是广东的制高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刘汉元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猛攻南海、顺德市场。由于竞争异常激烈,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全国上百厂家为了进入广东,无不以赊销方式入市。

通威决心一分钱不赊,现款现货。

“你们不赊,就一定会垮掉!”广东商人急得跳了起来,他们想得到通威却又不愿就范于通威,双方斗智斗勇,但决定胜负的却是实力。就在广东商人集体拒绝通威之时,通威以其世界领先的质量取得试喂示范的成功。随后,功能广告铺天盖地而来,电视、墙体、POP小旗、宣件单让当地小学生都耳熟能详,难以招架的广东人最后不得不就范,市场终于被撕开缺口。

2000年,通威在广东的营业额达到3亿元;当年8月,全行业最大的50万吨饲料厂在南海投产;2001年,广东的营业额高达5亿元!在近百种品牌各有份额的市场中,拥有了20%的最高占有率。

2002年,通威在全国各省市都建立了子公司。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