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创始人张宏伟:创造“东方”的神话

(一)敲响市场的门铃

松花江源起长白山麓,流经东北平原两省七市二十八县,在共和国的最东端注入黑龙江。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这是一条饱经忧患、慷慨激昂的江;那首深沉底蕴、悲凉苍茫的歌,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华夏儿女的心目中已被传唱得几近浪漫和美丽——“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张宏伟1954年降生在松花江环绕下的北方名城哈尔滨。

他出生在一个好年头里。那时的中国人还在搬掉“三座大山”的喜悦里轻松地喘息,社会的复杂诡谲,历史的翻云覆雨,都还没有真正让善良的百姓窥见其面目。

张宏伟的父母在一派民主、进步和繁荣的景象中,欣然用“宏伟”二字——这个好像天意般诠释了他日后事业的汉字结构,做了他的大名。

然而好年头并不长久,童年的张宏伟还没来得及明白这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就被时代的巨浪抛进了可怕的生存危机之中。在此后整整20年的时间里,他和家人不得不在饥饿、贫穷、受轻视和孤独的煎熬中挣扎求生存。对自己的童年,回忆中的张宏伟似乎不屑于过多地谈及。他只是不无宽容地谈到,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屈辱与痛苦,松花江畔的秀山丽水已对他进行了补偿;那些因压抑而强烈的愿望,也从另一方面早早地撞开了他的志向之门。

在当农民的时候,他没有气馁,没有灰心,他找到了自家的一个亲戚,是一个下放的工程师,跟他学习建筑设计,为自己日后的成功铺平了道路。苦难的生活练就了张宏伟坚忍的意志和倔强的性格,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颇带“山大王”草野气息的志向,他说:“总有一天要让别人瞧得起我。”

在今天的张宏伟看来,这话是粗糙而且非理性的,但面对那个特殊的年代,这话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被压抑的生命形态。失去了求学资格,张宏伟选择了当瓦工。又经过数年的磨砺,他辗转进入松花江地区建工学校学习,然后怀揣着毕业证回到了杨林乡,成了这个乡唯一拥有建筑专科知识的“行家”。1978年7月,张宏伟当上了乡建筑施工队队长。两个月后,杨林乡建筑施工队更名为东方建筑公司,麾下50个农民兄弟,拥有拼凑起来的700元启动资金。

这时,少年时就萌动的志向和学校里增长的见识,使张宏伟热血沸腾,不安于现状。1978年9月,他和另一个伙伴带着摆脱贫穷的梦想和仅有的700元钱,踏上了去省城之路。

他没有想到,此时距举世闻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计划经济下旧的经济形态已开始松动,新的经济形态尚待摸索。张宏伟无意中比别人早一步来到市场的大门外,在按响门铃的那一瞬间,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步之差,在自己日后的事业发展中,会产生多么大的作用和影响。

由这一步之差带来的超前与成功,用民间具有神秘色彩的话来定义,叫“命”,而现代的人们更多地称它是“机遇”。机遇对于人生是苛刻的,擦肩而过后,也许就永不再来。而张宏伟抓住了机遇,但要把机遇的可能变成现实的成果,还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1978年的张宏伟像后来所有到城里来淘金的农民一样,既没有亲戚,也没有熟人,一切都得依靠自己。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