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的过程?中间经历了哪些危机考验?

2.质量危机的考验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于是,港府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贸易(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减少,生产加工型企业增多,香港经济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

由于香港市场有限,港内加工工业的显著特点是原料和市场在海外,利用本地劳力资源赚取附加值。香港的工业化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等众多行业相继崛起。金融、地产、航运、交通等,皆向加工业倾斜,加工业逐渐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大趋势。塑胶业在世界上也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迅速扩展到海外。

就在李嘉诚的事业春风得意之时,突然有一家客户指出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自己太急躁了,在经营决策上一味贪大求多,追求数量,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

这时,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大把订单,客户不断打电话来催货。他一时骑虎难下,若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赔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已是很不错了。

与此同时,推销员带回的客户反馈信息也令李嘉诚不寒而栗——有几家客户拒收产品,还要求长江塑胶厂赔偿损失。

身处危机之中的李嘉诚,真正体会到了做老板的难处。他在做塑胶腰带公司总经理时,全盘掌管日常事务,但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厂之主,要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许多生意景气的企业主,尽管资金雄厚、经验老到,仍是这种心态。李嘉诚年轻气盛,对困难设想得太少了。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决策就是航向,任何失误都可能把航船引向灭顶之灾。李嘉诚心中又一次浮现出船长的形象。船长的责任感使他陷入人生的又一次考验中。

很快,长江塑胶厂的仓库里堆满了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客户纷纷上门索赔,还有一些新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此情形扭头就走。李嘉诚为此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业内人士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塑胶厂显然正处于后一种情形中。

产品积压,没有进账,但原料商仍按合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李嘉诚上哪去弄这笔钱?他被逼急了,就说:“我实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吧。”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他们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同业中张扬李嘉诚“赖货款的丑闻”。这又是一招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撒手锏。

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塑胶厂陷入危机,也派职员来催贷款。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不得不赔着笑脸,恳求银行放宽限期。银行掌握着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塑胶厂面临被清盘的危险。

此时长江塑胶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员工人心惶惶,既为长江塑胶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那些日子,李嘉诚的脾气难免有些暴躁,动辄训斥手下员工。全厂士气低落,人心浮动。

有个客户曾把长江塑胶厂的次品批发给零售商,结果信誉受损,于是怒气冲冲来长江塑胶厂交涉,恶语咒骂李嘉诚。李嘉诚万般无奈,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又担心母亲为自己忧虑,故而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知儿莫如母,母亲早已从他的神色中猜出七八分。

这天,庄碧琴问李嘉诚:“你认识老家开元寺法号叫元寂的那个住持吗?”未等李嘉诚回答,她继续说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个合适的接班人,候选人是他的两个徒弟,一个法号一寂,另一个法号二寂。元寂把这两个徒弟叫到跟前,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物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来满满的一担谷子,二寂则两手空空。出乎意料的是,元寂当众宣布二寂担当接班人。一寂听了不服气。元寂微微一笑,高声地对众人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滚水煮熟的。显然,二寂是诚实的,理应由他来当住持。’于是,众人悦服。”

庄碧琴忽然话锋一转:“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李嘉诚听了母亲的话,深有感悟。

第二天,李嘉诚亲自上门向该客户道歉,客户也很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的行为过于莽撞,并表示李嘉诚是可交往的生意朋友,希望能继续合作。他还为长江塑胶厂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李嘉诚的“负荆”拜访达到了初步目的,但他仍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仍很严峻。

在积压的产品中,一部分是质量不合格;另一部分是延误交货期的退货,产品质量并无问题。为此,李嘉诚抽调员工对积压产品进行了一次普查,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作为正品推销的;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

之后,李嘉诚像当初做“行街仔”那样到市区推销,将积压产品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专营旧货次品的批发商,然后用收到的货款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接着,李嘉诚再次拜访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寻求进一步谅解,商议共渡难关的对策。在他的努力下,长江塑胶厂终于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

在长江塑胶厂刚刚摆脱危机时,一些竞争对手企图趁机搞垮长江塑胶厂。他们雇用一些人到长江塑胶厂拍照,企图用揭短的方式使长江塑胶厂信誉扫地。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拍摄到的照片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照片显示的是长江塑胶厂破旧不堪的厂房。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以此打消人们对长江塑胶厂产品的信心。

刚刚经历了阵痛的李嘉诚,逐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他保持冷静,积极筹思对策,决定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反败为胜。他拿着这份报纸,背上自己的产品,走访了香港近百家代销商,坦率地对他们说:“不错,我们尚在创业阶段,厂房比较破旧,但请看看我们的产品,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我欢迎你们到我们厂实地考察,满意的话,再向我们订购。”

代销商们被李嘉诚诚恳的话语感动了,更被他优质的产品所吸引,他们很钦佩李嘉诚有如此敏锐的商业头脑,并且有如此魄力敢于将自己的弱点示人,于是纷纷到长江塑胶厂参观订货。结果,长江塑胶厂的生意反而空前红火,那些企图将长江塑胶厂搞垮的人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回首这段往事,李嘉诚深有感触地说:“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彷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