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在塑胶腰带制造公司经过几年的锻炼后,已熟稔推销工作,但他也深知生产和管理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因此,他虽身为总经理,仍把自己当小学生,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经手,因为感兴趣,所以干起活来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腰带,不小心把手指割破了,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
勤奋、聪颖的李嘉诚,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塑胶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去跑腿。
作为塑胶公司的台柱子、高收入的打工仔,李嘉诚二十出头就爬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了令人羡慕的成绩。按理说,他应该心满意足。然而,他的人生字典中似乎从来没有“满足”二字。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虽然没有传统工业,但它与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引进适宜在本地发展的产业。起初塑胶厂在香港屈指可数,但很快便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李嘉诚看到这个大好形势,渐渐萌生了独立创业的念头。于是,小有成就的他,决定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塑胶公司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诚离去,再三挽留。曾经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贵即富,必会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笃信李嘉诚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李嘉诚外表谦虚沉稳,实则蕴含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非相士可以预测,也非一般人所能猜及。这是老板与李嘉诚相处几年得出的判断。
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诚,并未指责李嘉诚“羽毛丰满,不记栽培器重之恩,弃他远走高飞”。他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其辞工饯行,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席间,李嘉诚说:“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大概也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绝不会把客户带走,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渠道。”他实话实说,以诚相待,让老板感慨不已。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了塑胶腰带公司。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他结束了打工生涯,迈上了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他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
李嘉诚打工不过几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除了日常开销外,全部交给母亲,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多少积蓄。勤俭节约是李嘉诚从小养成的习惯,他从未奢侈过一回,外出从来都是吃大众餐,他的衣服也没有一件称得上是高档的。
经过一番努力,他总算凑到了5万港元创业资金,其中很大部分是他几年来推销产品的提成,还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交往中,李嘉诚都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家知道他为人诚实稳重,因而都乐意资助他创业。
李嘉诚雄心勃勃,对未来满怀美好的憧憬,因此很想给自己的塑胶厂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从辞工起就一直在思考厂名,先后取了几十个厂名,但都觉得不满意。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于是就把厂名定为“长江”。
他对这一名称的解释是这样的: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汇成于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塑胶厂也应该让中国人引以为豪,成为第一。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荀子《劝学篇》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正是李嘉诚的经营理念。
当然,李嘉诚并不是空想主义者,而是个实干家,他要以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宏大志愿。很长一段时间后,当别人问他“长江”的厂名之意时,他只是淡淡地说:“‘长江’的名头响亮,我便借了过来。”李嘉诚后来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是以高远的理想为基础的。
不过,创业之初他要解决的实际困难有很多。资金有了,厂名有了,厂房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才在港岛东北角筲箕湾租借了一座破烂不堪的厂房。当时,数十万内地人涌到香港,使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闹起了房荒,房租高得吓死人,工业用房房租自然更高。李嘉诚手头的资金实在太紧张了,只能找最廉价的厂房,先建起厂来再说。
筲箕湾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优美无比,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实在不是开办工厂的好地方。李嘉诚当然也明白应该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谁让自己没有钱呢?正因为偏僻,所以租金较低,几经讨价还价,李嘉诚租下了这间厂房。
李嘉诚认为,创业之初到处都需要钱,就这么点钱应尽量投到生产中,等以后羽毛渐丰、收入有余时再迁到市区。他这一做法可谓量力而行,深得顺应自然之道。
不过,这间厂房实在是破旧不堪,窗户几乎没有一扇是完好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到处都是“天窗”。香港春夏两季雨水特别多,雨水经常漏得到处都是。厂里的压塑机是从旧货市场买来的,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
正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李嘉诚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1950年夏天,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在筲箕湾正式成立。
长江塑胶厂创立后,李嘉诚最初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由于交通不便,他每天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等他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士,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步行。他个性温和沉稳、不急不躁,走起路来却脚下生风。因为时间太紧了,又要省坐计程车的钱,又要讲究效率,只好疾步如飞,这都是让生存环境给逼出来的。
中午时,李嘉诚急匆匆地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起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大家都是蹲在地上。
忙完白天,到了万籁俱寂的晚上,李嘉诚仍有干不完的事情。他要算账,整理客户资料,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挖掘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潜力,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
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塑胶厂要生存发展,就不能不求新求变。
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塑胶杂志,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商机。他发现这份杂志上登载的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制造出质量优良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他立即着手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发现香港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他的头脑,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跟这个外国厂家联系购买。然而,这种机器需要预先订购,而向外国订购,不仅订货周期长,而且价钱十分昂贵。但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实在令李嘉诚心动,因此,他果断决定自己动手研制这种机器。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反复试制,李嘉诚竟然真的造出了这种机器,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很快便产出了新产品。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奇迹。其实,很多事情只要我们投入心力去尝试,也许会发现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李嘉诚采用自力更生的方法,自行研究、自行制造,不仅节省了资金,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刚刚创办的长江塑胶厂注入了活力。
当时,外国最新的塑胶杂志,香港看的人并不多。李嘉诚有较深厚的英语功底,他学、他看,并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凭自己的经验得出结论当然很好,但这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如果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那才是最好的。
李嘉诚做过塑胶腰带公司的总经理,但这与自己创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他当总经理时,塑胶腰带公司的产销已步入正轨,而他现在是白手起家,完全从零开始,厂里的各种杂事千头万绪。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草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持。
工作如此忙碌,李嘉诚依然不忘业余自学。为了节省时间,他吃在厂里,住在厂里,一个星期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弟弟妹妹们。待到厂子规模稍大一点之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阁楼,作为长江塑胶厂的写字间和成品仓库,同时也是他的栖身之处。他心里装的全是厂子,早已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这样事必躬亲,不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还使他对全厂各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此外,做老板的这般拼命,也给全厂员工起到了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他凭什么能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创立一生事业的基础呢?
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李嘉诚凭的正是在长期逆境中激发和磨炼出来的勤奋吃苦精神和顽强意志。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是一个人的重要财富,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亲自出马推销,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效果也很明显。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订单如雪片一般飞来。
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后,李嘉诚实在忙不过来,于是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开始实行层级管理。同时又招聘了更多的生产工人。
这一时期,由于大批订单不断涌来,许多新招的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单独上岗,并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生产,昼夜不停地出货。然而,表面的高歌猛进下其实暗藏着重重危机,令李嘉诚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