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三行的行首:怡和洋行掌门人伍秉鉴

5. 是是非非自待后人评说

作为封建王朝没落时期的一名富商,伍秉鉴所积累的财富注定不会长久。就在他的跨国财团达到鼎盛时,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

鸦片战争开始了。

事情的背景是这样的,英国作为清朝当时最大的贸易国,贸易量已超过其他各国的总和。但是,当时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大量的贸易出超使英国不堪重负。1792年,在东印度公司的资助下,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马戛尔尼对这次出访充满了信心,在谈妥了金钱、爵位和权利3项条件后,就踏上了来华之旅。

第二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了中国,并且得到了清政府的热情款待。但是,中国历来是一个贡国宗藩的国家,就在马戛尔尼朝见时,乾隆要求其磕头,而马戛尔尼却拒绝磕头,使乾隆帝极为不快。而当马戛尔尼再一次提出通商贸易的6项要求时,乾隆皇帝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更是下达了谕旨,重新颁布了闭关条令,只留下广州一处口岸通商。

英国人想通过外交手段,来打开中国巨大商品市场的努力失败了。于是,英商便使用一种来自于印度殖民地的商品——鸦片,来换取自己失去的商业利益。

随着鸦片的大量输入,危害逐渐显现:一方面,清政府原本处于入超地位的贸易形势被彻底扭转了,这引起了大量的白银外流。另一方面,鸦片为广大民众吸食,给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后来,清政府意识到了鸦片的危害,派林则徐来到广州,开展禁烟活动。由于伍秉鉴和英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他也曾多次遭到了林则徐的训斥和谩骂。

但是,作为和英商来往已久的伍秉鉴来说,断绝了和英商的往来也就相当于断绝了他的经济利益。所以,在一次次的训斥之后,伍秉鉴依然我行我素。

据有关资料记载,伍秉鉴及其他中国行商虽然没有接触鸦片生意,但是在1817年美国商船私运鸦片被官府查获时,伍秉鉴还是不得不向政府交出了16万两的罚银,其他行商被罚5000两,相当于鸦片价值的50倍。

东印度公司将大量鸦片输入清朝,虽然暂时扭转了贸易状况,并获得了大量可耻的利润。但是大清王朝面对鸦片的危害,毅然决定取消英商公司在中国的通商权。面对大清辽阔的市场,以及巨大的商业利益,英国商人自然不甘屈服,中英贸易摩擦开始进入了白热化的层面,战争也变得一触即发。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终于爆发了,英国没费吹灰之力,就把清政府打败了。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妥协,屈辱地签订了《广州条约》和《南京条约》。在这两个条约中,清政府分别向英国赔款600万银元和2100万银元。这两次赔款中,伍氏家族独自就出资110万银元和100万银元,同时在条约中还取消了广州行商管理港口的权力,并且开放口岸由“一口通商”变为了“五口通商”。

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州十三行所享有的特权也随之结束,行商们纷纷从广州去了上海。广州十三行的优势开始逐渐没落,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逐渐被上海、香港取代。就在这一年,伍秉鉴也因病在广州去世。

十三行的繁华也注定要灰飞烟灭了。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很不幸的是广州十三行成为了主战场。就在12月15日的深夜,无数中英两方的炮弹泻斜而下,将这个拥有170多年历史的商馆夷为平地。

从此,以伍秉鉴为首的十三行便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