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调研问卷往往是由许多问题组成的。在每个单独提问设计好之后,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纳入问卷之中。如果提问顺序设计得合理,将有助于资料的收集获取;反之,将有可能影响被调查者作答,甚至影响到调查结果。问题编排顺序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预热效应
预热效应是指提问时应按照问题的复杂程度,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排列。最初的提问内容应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和积极性,难度较大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敏感性问题应尽量放在后面,以避免被调查者由于感到费力而对完成问卷失去兴趣或者干脆拒绝接受访问。
一般来说,有关被调查者本身的问题,不宜放在问卷开头,例如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家中耐用消费品数量等。
(2)逻辑效应
在一份问卷中,通常会包含好几类问题。同类性质的问题应尽量安排在一起,以利于被调查者集中思考作答。此外,调查人员应将一些无关紧要或被调查者难以回答的问题予以剔除或采用“跳答”的形式,请与该问题有关的被调查者回答,以增加提问的针对性。
(3)漏斗效应
在问题排列次序上,可运用“漏斗法”,即最初提出的问题较为广泛,然后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情况逐渐缩小提问的范围,即由广泛性问题到一般性问题,最后是某个专题性问题。
(4)激励效应
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可能会随着问题的深入,出现厌烦的情绪,直至拒绝继续接受访问。此时,调查人员应适当添加一些鼓励回答的语言,例如“下面的几个问题比较简单”“再有三个问题就结束了”,等等,以此不断增加被调查者的兴趣。
(5)提示顺序
使用提示方式回答时,要注意提示顺序,并在不同的问卷中作合理的顺序变换以保证回答的客观性。例如,“您喜欢什么形状的车把(山地自行车)?”
A. 平把 B. 燕形把 C. 羊角把 D. 牛角把 E. 其他
如果几个选择项提示顺序相同,则位于前面的选项占优势,因为被调查者容易先入为主,因此需要准备几种选项顺序不同的提示表以便交互向被调查者提示,保证回答尽量客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