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样调研?抽样调研的特点?

1. 抽样调研的含义

1895年,挪威统计学家凯尔(Kiaer)在国际统计学会第五届大会上提出“用代表性样本方法来代替全面调研”的建议,自此抽样调研开始逐步发展和推广应用。至今,抽样调研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统计学分支学科。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种其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能像抽样调研那样如此普遍地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抽样调研是相对于普查而言的,普查是对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研,并从中得出有关总体特征结论的一种调研方法;抽样调研则是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测算样本结果,并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 抽样调研的特点

与普查相比,抽样调研具有无可争议的优越性。具体如下:

(1)经济性

就调研对象的数量而言,普查是对全体对象进行信息收集,而抽样调研则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对象,显然,后者的数量较少,因此问卷制造数量、问卷收集工作量、调研人员数量都会减少,调研费用也会随之减少。

(2)高效性

凭借统计中完备的抽样技术,仅对相对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调研对象进行信息收集,既能保证调研的质量,又可快捷地完成调研任务,因此抽样调研的高效性使之特别适用于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调研项目。

(3)高精度性

调研的精度主要受样本误差的影响,并受到调研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被调研者的配合及支持程度的影响。抽样调研所抽取的调研对象较少,可以保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调研员进行调研,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来自样本的误差。

(4)信息深入性

由于普查面对的调研对象众多,为控制工作量,调研的形式设计往往会较简单,从而收集到的信息量也较为有限。但抽样调研只针对较少的调研对象,调研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访问和信息收集,因此其所收集的信息更加深入和全面。

(5)较小的破坏性

有些调研工作需要对调研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或研究,例如,电器寿命的测试、对某些食品口味喜好的调研、对轮胎耐磨性能的研究等。抽样调研可以通过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相对较少数量的产品进行破坏性试验,从而得到总体特征的认识。

尽管抽样调研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它通常只能依据样本结果推断全部调研对象的共性特征,而缺少详细的分类资料或某些个性特征认识,从某种程度上难以满足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的需要。并且当抽样数目不足时,将会直接影响调研结果的准确性。抽样调研方案设计较为复杂,对方案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