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第一巨商:民国时期上海滩的犹太商人哈同

民国时期,在中国最繁华的上海滩涌现出了不少巨富之人,包括报业巨头胡文虎,北洋实业集团首领周学熙,帮会大佬黄金荣、杜月笙。然而和哈同相比他们最多是百万或千万富翁,而哈同却是亿万富翁,他可以堪称是远东第一巨商。

寄身老沙逊洋行

哈同于1851年出生在已经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辖下的伊拉克巴格达。哈同上有四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父亲是设在巴格达的沙逊洋行的一个小职员,全家生活并不宽裕。

1856年,哈同随父母迁居到印度孟买,加入了英国籍。六岁时其父去世,生活更为艰辛。哈同要帮助母亲做些杂务谋生,拾破烂,捡煤核,拣瓜皮烂菜,这形成了他勤劳、俭朴的习性。

当时,哈同对自己的生活处境并不满意。1871年其母也因病逝世,第二年,也就是1872年,21岁的哈同时只身出走香港谋生。在沙逊洋行当了两个月的勤杂工,由于在香港混得不得法,于第二年到上海找出路,到上海的时候,哈同不满24岁,怀揣着6块银元,但这个年轻的犹太人天生具有好奇、冒险和奋斗精神。

当时的上海,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开埠。在随后的100多年里,随着列强纷纷在上海开设租界,上海成为西方“冒险家的乐园”。

不过,对于犹太人来说,近代的上海不仅是“乐园”,还是“天堂”。早在鸦片战争前后,就有许多巴格达的犹太人来到上海定居,形成了上海最早的犹太社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执行排犹太政策,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考虑,无情地对当时没有祖国的犹太民族关上了大门。远离欧洲1万多公里的中国上海却张开双臂,以其“自由港”的特殊地位,欢迎犹太难民的到来。虽说上海城远不如柏林、维也纳、华沙等欧洲名城漂亮整洁,但由于中国民众和政府对犹太人的友好态度,让上海成为了这些异乡来客心目中的“天堂”。

犹太人把上海当作“天堂”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这里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犹太大亨”。如沙逊集团的领袖沙逊,他的集团在民国时期经营的业务包括纺织、食品、建筑、金融等13个行业。

而此次哈同来到上海后,首先要寄身的便是沙逊家族的洋行。来到上海后,哈同通过舅父昔日的老同事的介绍,进入上海老沙逊洋行供职,先做看门人。

此时,哈同寄身的沙逊洋行是英籍犹太人沙逊家族创办的,总行设于孟买。1845年,沙逊洋行又在上海设立分行,主要是做鸦片和其它商品贸易。

当时,哈同在这里做门房,主要的任务就是接待来此洽谈生意的各国及各业商人。哈同对在中国的第一份工作十分尽心,而且借这个机会来学习汉语。他有语言天赋,不仅能讲英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很快又掌握了汉语,甚至对上海的俚语方言也十分熟悉。

语言的优势让哈同在接待工作中游刃有余,而且他还想方设法把这份被认为是下差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当时,沙逊洋行业务繁忙,来此洽谈的商人络绎不绝。一时间,哈同所在的门房里挤作一团。

沙逊对此非常生气,而就在这时,哈同开始实行登记制度,依先后顺序排队等候,以往的嘈杂顿时不见,这一招使哈同赢得上司赏识。

一年多后,哈同被升为业务管事,收入也有提升,稍有积蓄后就在上海买了一幢半151房子安了家。

开埠之后的上海,得益于优越的外贸条件,经济迅速繁荣起来,人口也不断聚集,房地产业也水涨船高,成为新的热点。沙逊洋行适时组建了地产科,并任命哈同为地产科的领班。哈同眼光独具,他认定黄浦江以西,苏州河以南的两河交汇处一定会成为闹市,将此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

时势给了哈同脱颖而出的机遇,真正给哈同的事业带来巨大转机的是中法战争。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的攻势。这些胜利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而法军节节败退,使法国内阁倒台,在沪洋人深恐局势发展对己不利,纷纷将地产脱手,打算逃离上海。

一时间,上海地价一落千丈。此时,沙逊洋行也准备收缩业务,转移战场。而此时的哈同深谋远虑,认定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劝老沙逊广收地皮。在哈同的一再劝说下,老沙逊依言而行。

这是一场代价颇高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

俟中法签订和约,局势逆转,清政府弃胜言降,上海滩仍然是洋人的天下。“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

此时,上海地价转而扶摇直上,哈同一举为洋行赚进五百余万两白银,哈同自己贱价购买的土地也升值。这笔投资的成功使得他一举成为租界里赫赫有名的地产专家,“深谙地利,精熟工程,中外人士莫不翕服。”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