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个人的行动永远赶不上市场的多面向创新?

经济学者米塞斯主张经济学是一门“探讨人的行动”的学问,而人的行动的起点是纯粹的个人(有追求的人),也就是个人想消除生活中的“不舒服”或者“不适”。那么,这是不是说只要生活中继续存在着“不舒服”,个人就得继续行动?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推论,毕竟肚子饿了就是不舒服,而要解除这种不舒服就需要觅食。

觅食这个行动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真的很不简单。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最近的一次觅食时是否有过这类考虑:昨天中午才吃了包子,难道今天中午还要继续吃包子吗?如果不想吃包子,那吃什么呢?吃兰州拉面?不,今天应该吃好一点,就去吃北京烤鸭或新疆烤羊吧!不对,上周有同事说新开的“桃园眷村”的烧饼油条很特别,非去吃不可。

是的,每一次行动前,我们的大脑都不得闲。要考虑很多,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我最后选择了“桃园眷村”,因为太多人提过这家店,非常想去看看。听说这家店把价格定得很高,我更想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

我最后决定去“桃园眷村”吃烧饼油条。若不去,我会继续被欲望折磨;若去了别家餐厅,铁定会后悔。你看,我还没去吃就有了这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让我觉得“不去就会不舒服”,于是我决定消除这种不舒服。相信米塞斯会这样帮我说话:“你选择去桃园眷村吃烧饼油条,是因为这个行动可以消除你的不舒服。”

的确,我默认了一个理想目标,然后以行动去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如果我没去实现这个目标,照旧去吃包子就会很不舒服吗?难道只要不去“桃园眷村”吃烧饼油条就会陷在不舒服的感觉里吗?不只是觅食,其他行动都是朝向理想目标的。难道米塞斯会说“你若不朝向理想目标,就会陷入不舒服”?

米塞斯的确会这样说。他说的“不舒服”不是指直接的不舒服,而是“你既然知道有较理想的状态可以实现,为何还要陷在不理想的状态中”?明知可为而不为,不就是在忍受煎熬吗?忍受煎熬能舒服吗?所以,以较理想的状态来对比现况,现况当然是不舒服的。

这样的解释和行动是一致的,因为行动就是走向更理想的状态。对个人来说,“更理想的状态”是他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的。如果这是世俗性消费,通常的表现会是市场上早已出现而他尚未拥有的商品。比如一位爱好登山的旅行者若知道某登山设备公司刚推出一款防水性好、轻便、抓地性能极佳的登山鞋,必然会把它设定为下一次的采购对象。等他买了登山鞋后,又会开始去寻找防水性好、轻便、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外套或背包。

个人的理想随着市场陆续推出的精致新品而不断升级,同时也把自己现在的“舒服”状态转变成暂时的“不舒服”。企业家借着推出新商品来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也说服消费者成为他王国中的临时居民。进入了他的王国,消费者的“不舒服”随即消失。这些新商品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们具有的特殊机能常常是消费者连做梦都没见过的。

然而,市场创新是全面性的,不只出现在登山设备行业,也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商品生产中,如电视、手机、水波炉、无人驾驶车等。新商品带给消费者新的想象,其中不少人会形成可以取代现状的新理想。这些理想让他们的消费状态从“舒服”转变成“不舒服”,这种转变重新诱使他们采取消除不舒服的行动。

在市场中,消除不舒服的行动就是购买,而这需要额外的所得。商品创新会给企业家和他的雇员带来额外的所得;反过来说,所得的普遍增加绝不是来自旧商品的重复生产,而是新商品的不断创造。所得的普遍增加和市场的商业繁荣是同一现象,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这种无法分割的现象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同步运作:商品创新带来新的所得,而新的所得可用于购买新的商品。

当然,个人购买的大多是他人生产的创新性商品。一位芯片工程师不会只购买和芯片相关的商品,他也会对新上市的球鞋和新获得米其林星级称号的餐厅产生兴趣,甚至也会向往一趟南美热带雨林之探险。每一项商品都出自企业家的精心打造,所以能深刻打入消费者的心坎。市场越繁荣,越充满诱人的消费计划。这些消费计划是多面向的。消费者陷入了多面向的不舒服情境中,只能安排一个行动序列去逐一消除这些不舒服。只要市场继续运行,他的行动就不会终止。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