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潜亏
山一证券是1897年(明治30年)创办的著名证券公司。1997年8月11日,山一证券的第13任也是最后一任社长野泽正平,在对山一证券的巨额表外损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任了社长。
野泽知道巨额账外债务是在8月16日。公司的三位董事告诉他,山一证券的表外损失有2600亿日元。
当时,山一证券自有资产约4000亿日元,这2600亿日元的亏损额已经超过了自有资产的一半,而且山一证券还通过报表粉饰 来掩盖这部分巨额亏损。在三位董事向野泽说明情况的时候,野泽一言不发,双手无力地垂着,一直低着头,听完也没有从椅子上站起来。
19日,野泽去找前会长行平次雄的顾问,询问眼下应该怎么办,然而得到的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回答,行平次雄说,“只要业绩好了,亏损很快会消除的”。
营业特金、“放飞”和“舱外游走”
造成如此巨额账外债务的元凶就是山一证券的“营业特金”。营业特金是一种企业将资金委托给证券公司,由证券公司负责运营的特定金钱信托 (除山一证券外,其他证券公司也在开展类似业务)。因为资金的运用完全由证券公司决定,所以证券公司就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能赚取大量的手续费。证券公司还用这种方法来操控行情。而企业一方,因为是完全委托,所以企业的收益也能获得保证。
但是,一旦股价下跌,营业特金就会遭受巨额损失。这时候要进行的操作就是“放飞” 。这种方法就是将潜在亏损的股份暂时卖给其他企业。
这时,能够灵活配合操作的就是东急百货店了。因为东急百货店的结算时间与其他公司的结算时间正好错开,所以很多马上进行结算的公司会将持有的股份临时转移到东急百货店,等到了东急百货店的结算期,再转到别的公司……就这样,很多公司之间来回反复操作,甚至有一些股份最开始是从哪个公司出来的都不知道。这种情况被形象地称为“舱外游走”。
1997年9月,山一证券前社长三木淳夫和几名职员因涉嫌利益输送被捕。由此山一证券的信用彻底崩塌,大量客户流失,股价也急速下跌。进入10月后,山一证券对其支持银行富士银行提交了亏损说明报告,并申请支援,然而富士银行却回复称“超出了银行的预想”。与此同时,山一证券还努力对外寻求帮助,找德国商业银行、瑞士信贷集团等外资企业推动合作,但都没有达成。
自主停业
到了1997年11月,事态急转直下。11月3日,三洋证券宣布破产,紧接着,山一证券也开始抛售股票。短期的资金周转也出现了困难,连是否能够坚持过11月都是未知数。
17日,北海道拓殖银行宣布破产。19日,大藏省的证券局局长长野庞士对山一证券社长野泽说:“希望你们选择自主停业。”野泽低下头说:“局长,无论如何,请您帮帮我们。”
22日,《日本经济新闻》早报刊登了关于“山一证券自主停业”的消息。山一证券的大部分职员都是通过报纸才知道“自主停业”这个词的。
24日,虽然是星期一,但因为是连休,所以银行在这一天也休息。从上午6点,山一证券就开始召开临时董事会,会上决定自主停业,紧接着就向大藏省大臣提出暂停营业的申请。上午11点30分,社长野泽出席了记者发布会。
记者的提问刚刚结束,野泽突然站起来,一边哭泣一边大声地说道:“我们的职员们没有错!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的错。拜托了,请让我们重新就职!”
1998年3月,行平次雄、三木淳夫等一行人因涉嫌伪造虚假的有价证券报告而被东京地方检察院逮捕。虽然山一证券是朝着自主停业的方向推进事务的处理,但因为在1998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支持解散的股东人数不足,所以最终应对方针转变为申请破产。1999年6月,东京地方裁判所宣布山一证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