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贸易理论:主要内容

斯密将其社会分工说推广到了国际分工领域(推广得出了国际分工说),他进一步阐释道: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

而贸易则是实现国际分工的必要途径。据此,斯密提出了他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阐释了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的基础和理由:为简化问题,这里不妨假定有A、B两个国家,分别都有X、Y两个生产部门,但在X部门A国的生产成本比B国低,在Y部门A国的生产成本比B国高,也就是说,A、B两国各自在X、Y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分别具有绝对优势,并且产品的国内交换价格取决于相对生产成本。这时,A、B两国就存在着进行国际分工和互惠贸易的基础——其合理分工是,A国专业生产X产品,B国专业生产Y产品,然后进行互惠贸易,即可使两国同时受益(这比A、B两国各自分别同时生产X产品和Y产品能得到更多的实际收入)。

再举例来说,我们不妨把前述的关于甲、乙两人的例子推广到A(对应甲)、B(对应乙)两个国家,但为了简化问题并突出要点,我们这里不妨假定A、B两国的劳动力人数相同,并且A国所有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同(都和甲一样),B国所有劳动者的素质也都相同(都和乙一样),这相当于假定了A国的制帽业具有绝对的生产成本优势,而B国的制鞋业具有绝对的生产成本优势。通过前述的例子,我们容易明白,与两国都分别生产帽子和鞋子相比,如果A、B两国分工,由A国专门生产其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帽子,B国专门生产其具有生产成本优势的鞋子,然后再按照2顶帽子换1双鞋的相对价格进行国际贸易,则显然可以大幅度地同时提高两国的实际收入(平均来看,两国的每个劳动者都可以多收入1顶帽子),这相当于两国通过分工和贸易在国际范围内优化了资源配置,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总体的生产效率。

斯密的国际分工贸易学说首次以市场经济理论(market economy theory)为依据,较为科学地解释和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好处——国际贸易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而是可以使贸易双方实现“双赢”(win-win)的资源优化配置(optimum allocation of resource)。斯密的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并有力地抨击了传统重商主义的谬误,结束了后者对于贸易学说的长期统治地位,其贡献和意义都十分重大。但是,斯密的绝对成本优势贸易理论自身却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他所主张的互惠贸易前提条件(要求各国都必须有自己的在生产成本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产业部门)过于苛刻,从而尚不具有一般性,只能解释现实中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现实中还存在的,当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并可使贸易双方都同时受益的现象。因而后来,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这一国际分工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科学也更具一般性的相对成本优势贸易学说(trade theory of relative cost superiority,又称相对成本优势贸易理论)。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