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衰落原因有哪些?

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包涵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方面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以后,丝绸之路走向衰落便成为必然。由于沿线荒漠不断扩展,这里的古文明相继消失,因而丝路难以为继。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发达地区之一。这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不少沙漠之中的城郭和农田。到了唐代,农业更为发达。《大唐西域记》记载古楼兰王国的兴盛情况,这个国家以楼兰绿洲为立国根本,繁盛情况持续了几个世纪。

然而在今天,古代的大片良田已被流沙吞没,古城废墟历历在目。曾经浩瀚的罗布泊已经干涸,罗布泊西南的楼兰古城,现已为一片荒凉的风蚀土丘、风蚀低地和沙丘环绕,古楼兰绿洲也全变成了不毛之地;尼雅河下游三角洲上的古国一带,如今在干涸的河流沿岸还残存着枯死的胡杨林,而古城已被沙丘包围;古丝绸之路上的碉堡和烽火台,都已被风沙吞并,成为沙漠之内依稀可见的遗迹。在丝绸之路沿线,古文明已消失在荒漠之中。

丝绸之路沿线的环境变迁和古文明消失,固然与降水量减少、冰川融水萎缩、河流断流、气候变干、水系改道等自然因素的变化有关。但土地的过度开垦、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天然植被的破坏,以及盛唐以后民族纷争不断、战火摧残农业、灌溉兴废不常等人为因素,是这里古文明消失的主导原因。

丝路曾因战争数度中断。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路段开辟出来,也有一些路段的走向有所变化,有的路段被废弃。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汉代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因为政治对立、民族矛盾乃至战争而几度中断。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频仍,秩序混乱,前来贸易的西域商人也经常受到袭击。

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对峙,使丝绸之路几度中断。

南宋建都到东南的杭州,加之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盛起来。相对来讲,陆上丝绸之路逐步衰落。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