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公司创始人任建新:中国“清洗大王”

(三)任建新的新视野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尽管任建新所领导的企业早已实行了5天工作制,而他这个总经理仍然和从前一样,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而且他的时间还得用来读书学习钻研理论,因为百忙中的他居然还分出了一份精力,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尽管他也希望自己能像皮尔·卡丹一样,通过建立企业总裁的形象来塑造企业本身的良好形象,然而因为忙碌,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绝新闻记者的采访,以至于“任建新”这个名字在化工行业外的中国大众心里,与今天众多的商界骄子相比,未免显得有些陌生。

有人说,任建新的事业已经大获成功,何必还要下这么大的力,吃这么多的苦?任建新回答什么好呢?他只能借用杰出的银行家、印度尼西亚华侨李文正的一句话:“你应该登上一匹好马,去捕捉另一匹更好的马。”

这匹更好的马,指的就是中国民用清洗市场。

当任建新终于站在中国工业清洗的峰巅,他看到的却是民用清洗市场好大一片空白。1993年,他在美国考察时了解到,美国人年均清洗剂的消费量为13.8公斤。他的眼前展示出一个海洋般广阔的市场,如果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家用清洗剂的消费上每年人均增加1公斤,全国就是120万吨。

成千上万个中国家庭的厨房,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坛坛罐罐、蔬菜水果,刺激着任建新的想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有人曾经说过,了解一个民族,只要看那里的厨房、厕所和剧院的后台就可知道一大半。可见,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厨房的清洁无论对家庭还是餐饮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千百万个厨房的操作间呼唤着新型的洗涤用品,任建新说:“这个空白不能等着让洋货来填补。”

蓝星公司的市场调查表明,全国虽有300多个日用化工企业和其他生产民用清洗剂的厂家,但产品品种不多,档次低,功能、包装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蓝星抢先一步为中国的民用清洗剂上水平、上规模。作为蓝星的带头人,任建新深知,谁赢得了时间,谁就赢得了空间。《孙子兵法》讲得明白,“兵之情主速”。为了以快制胜,抢先占领市场,蓝星总公司与日本BC工业株式会社合资建立了蓝星清洗剂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仅用8个月时间,一座年产万吨工业、民用清洗剂的工厂在兰州建成投产。

这条万吨清洗剂生产线起点高,完全按国际先进水平设计施工,可生产六大系列155个品种。其中民用清洗剂除了“靓靓”“洗霸”,还有一种奇特的“飘纺”衣物柔顺剂。用它漂洗衣服可以消除人体静电对人的影响和危害,减少洗衣形成的衣服褶皱,适合现代人追求舒适服装、向往生态服装的新趋势。

清洗剂9条专用线,生产、灌装、包装、贴标全部自动化。在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在“弘蓝星壮志、闯国际难关”的大幅标语下,无毒无味、轻而光亮的瓷白塑制靓靓洗洁精包装瓶,在电脑控制的中空成型机中一次成型,以每分钟2只的速度一个接一个蹦出来。自动灌装连同贴标的速度是每分钟80瓶。这个从厂房到设备均数一流的厂,其规模、设计和产品质量均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美国的一些同类先进企业。

日益增多的订单和求购电话使任建新经常不眠不休,但他的思路却安放在一块更大的舞台上。他不仅要让蓝星清洗剂满足国内需求,还要打到国际市场上去。于是,他的视野又开始投向更高的空间层次。当对国内外市场上千姿百态的商品追根溯源时,我们发现,无论是誉满全球的名牌产品,还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乃至一般的日用品,它们的诞生都出于某种社会需要。然而每每新产品在社会需求这个“母腹”中“胎动”时,却往往并不被人们关注,这时候谁能慧眼辟蹊径,谁就能赫然超群。

任建新似乎天生就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10年前一项普通的技术发明,在任建新的手里犹如一块“魔方”,“玩”出了一个高科技的中国工业清洗行业;10年后,任建新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出牌,又“玩”出了一个大好的民用清洗业。更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当他的一位下属将祖传的醒酒保健中草药煎汤送给他作为应付赴宴饮酒的小诀窍时,时常为应酬干杯而苦恼的任建新推己及人,灵机一动,推出了名享中外市场的“济公酒伴侣”。这个在灵机中诞生的产品在投产当年产值即达1.65亿元,摇身成为巍巍“蓝星大厦”的一根重要支柱。

任建新已经理性地认识到,商品的时代感与适应性正越来越成为一切畅销商品的灵魂,一些适时应变的后起之秀往往能趁势取代那些相形见绌的落伍者,后来居上。他相信这样一种说法:发达的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企业家经济,而企业家最需要的精神就是创新。任建新的脑海里时常萦绕着现代经济学的零利润定理。他赞成其中的一个推论:创新,并不意味着成功;但从长远来看,不创新,就一定不会成功。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