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演艺创始人黄巧灵:从旅游业开始的宋城演艺

(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当公司越来越大、项目越做越多的时候,企业经营者往往会被一下子冒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弄得手忙脚乱。黄巧灵很少遇到这种时候。在他看来,自己只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项目的决策,再就是策划。

宋城的建设在杭州引起不同的反响。有人在媒体上批评黄巧灵不应该把宋城建在西湖的边上,而应该在古宋城遗址凤凰山脚下,这样才“与历史事实相符”。接下来,舆论纷纷谴责,说黄巧灵的宋城是“假古董”,有的更是尖锐地提出“假宋城在笑,真宋城在哭”。对此,黄巧灵淡淡一笑,暗中为这种争论“加了一把火”,让它烧得更旺。于是,当宋城的建设远远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时候,它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杭州乃至整个中国。

土建工作停停建建,建建停停,一路磕磕绊绊地进行着。黄巧灵开始准备宋城的招商工作。说是招商,其实是“找商”,目标是那些流散在民间的各种能工巧匠。黄巧灵列出一个标准,进入宋城的“商户”,必须是手工艺人,工艺越古老、越“土”越好,关键是要能体现宋代的文化特色。他带着得力干将数次入江浙、上陕西、赴河南、到山东,跑遍了历史上所有宋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

最后,人找到了,大家却不把天堂杭州放在眼里,大多数工匠生活在农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宋城当“城民”。黄巧灵便一个一个地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宋城的规划和前景,说搬来宋城不会改变原来的生活,加工出来的东西还可以卖钱,卖多少都是自己的。很多人便信了,同意搬来宋城。

然后是演员。主题公园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只不过,别人走的是现代的路子,而宋城却必须在古典上做足文章。既然是宋城,当然少不了皇帝、将军、大臣,少不了宫娥、官兵、侍从。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自然也少不了武松、西门庆。请专业演员要很大一笔钱,而当时黄巧灵资金非常紧张。

黄巧灵决定到山东等地农村招聘200名俊男靓女到宋城做业余演员,让他们“穿上龙袍扮太子”。招聘的消息一出,应者云集,报名人数迅速超过1000人。于是,宋城开园的时候,就有了宋皇带领群臣出城迎接贵宾,有了酒楼上的武松斗杀西门庆,而这一措施的实际成本并不高,极大地缓解了黄巧灵的资金压力。

为了吸引上海的游客,黄巧灵使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力。

上海人的精明是出了名的,但再精明的人也不会是铁板一块。黄巧灵在《新民晩报》上登了一则很小的广告“百户上海家庭免费游宋城”,上海市民只要给宋城写信就可以参加抽奖,中奖者全家游宋城,所有费用由宋城出。广告一出,上海市民纷纷来信,竟有10万多封。

宋城没有食言,派专车到上海迎接中奖者,宋皇带领一帮大臣随同前往。当热情的上海人到了宋城门口,一看,大宋城楼纸片飘飘。原来,这也是黄巧灵的安排,把这次所有来信贴在城门上,对大家热情参与表示感谢。上海人十分感动,回去一宣传,很多人就认同宋城了。

开园在即,才思敏捷的黄巧灵提出了一句非常具有煽动姓的口号——“给我一天,还你千年”,把老百姓的胃口高高地吊起。

1996年5月18日,宋城(一期)正式营业。当天下午,超过6万人来到宋城门口,争相一睹“千年古城”的风采。等不及的人们冲破警卫的阻拦,一拥而入。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7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