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演艺创始人黄巧灵:从旅游业开始的宋城演艺

(三)千年的宋城,千年的繁华

对有些人来说,失败只是一个过程,挫折只能不断增加他们的博大和厚度,他们坚定地相信成功是迟早的事。当那颗执着而永不安于现状的心再一次强劲搏动的时候,他们知道,上帝已经向他微笑了。

后来黄巧灵又投资做广告公司、彩印厂、服装厂,甚至搞机械加工,都经营得不错,每年都有固定的利润。但在黄巧灵心中,这些只不过是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练兵,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搞旅游开发的梦想。

1994年,36岁的黄巧灵只身来到杭州,随他一同前往的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杭州,古称钱塘,一年四季山光水色,风景怡人,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不但有大自然赋予的鬼斧神工,更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南宋时,宋高宗移都于此,杭州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宋代都市的风情,反映了北宋京城汴京的繁盛景象。

黄巧灵这次到杭州,有一个宏大的计划——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再造宋城,重现杭州宋时繁华。

杭州在传统上是旅游大市,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只要项目做得成功,分流其中100万人毫无问题。按50元一张门票计算,每年便可以有5000万元的收入,宋城投资的2个亿,最迟4年就能收回!黄巧灵决定“逆历史的潮流而动”。

1994年4月,黄巧灵成立了杭州世界城宋城置业有限公司。从宋城项目正式启动那一刻开始,他迈入了人生中最艰难也最辉煌的流金岁月。

兴建宋城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黄巧灵显然并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黄巧灵自有办法。一是向朋友借,并说好每年可以分得20%的红利,大家信得过他的为人(即使在工程建设期间,黄巧灵也一分不少地兑现了承诺),很快筹到1000多万元,解了燃眉之急。二是和建筑公司谈,黄巧灵给他们讲宋城项目的前景,希望大家先垫资把工程做起来,等项目完成后再按20%的利息付款。第三点,也是黄巧灵的“独家发明”,他先拿出100万元到保险公司为工程投保2000万元,然后用承保协议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成功为工程融得了可贵的一笔资金。第四,让香港一位朋友存1000万元在杭州的银行,然后以此做担保,再贷款1000万元。

宋城红红火火地动起来了,但问题也是不断。

首先是设计方案,先是请清华大学的专家设计,但专家们理论水平虽高,实际设计出来的稿子并不理想。后来又请了许多设计院做了几个方案,但和黄巧灵心目中宋城的样子还是相差甚远。最后黄巧灵亲自上阵,硬是和手下人弄出了一套自己满意的方案,这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宋城。

最让黄巧灵头痛的还是国外合作伙伴的临阵倒戈: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对方提出退出项目,要黄巧灵买下他手中的股份。那时公司所有的资金都投到宋城的建设中了,但黄巧灵还是一咬牙,买!最后左拼右凑,终于借齐了钱,黄巧灵用麻袋装好,连同红利在内,一分不少地扛给了对方。

黄巧灵在西湖边有一栋两层楼的小房子,空下来的时候,他喜欢靠在二楼的栏杆上看西湖的水波。有一天,黄巧灵忽然觉得铁栏杆看上去不太协调,便叫人把它拆了。当天晚上,睡梦中的黄巧灵被一阵热浪烤醒,睁眼一看,四周浓烟滚滚,到处都是火。他挣扎着从屋里跑出来,从二楼跳到地上,捡回了一条命。事后,黄巧灵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日间不把栏杆拆了,他早就葬身火海了……

大火没有让黄巧灵“永生”,却给了他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人活着,一定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经过死亡考验的他知道,以后再不会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垮自己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7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