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创始人徐文荣:横店集团的“冒险史”

(三)农民的最高理想

如果将横店称为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试验场,可谓毫不为过。

如果把徐文荣看作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先行者,也堪称名副其实。

在横店镇政府大门两侧,6块金光闪闪的大铜匾聚集着国务院30多个部委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期待: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区。而在横店的土地上,又折射着徐文荣对21世纪农村生活的精心规划和长远理想: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和一道道蓄满水的水坝交相辉映,一栋栋现代化标准厂房和别墅式农民住宅连片成群,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和一道道桥梁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一座座小山上散落着建筑风格各异的大型文化村、娱乐村、农民度假村、电影拍摄基地和大型公园……日本NHK电视台慕名而来,两次派摄制组到横店拍摄专题片,当记者们登上满目葱茏的八面山,把镜头摇向美丽的南江之畔时,他们被震撼了——这哪里是中国的农村,这分明是一座歌山画水、缀满文化与科技珍珠的现代化都市。

到1996年底,横店集团普通员工年均收入超过1万元,决策管理者年均收入突破10万元;集团内部建立了9个基金会,基金总额逾2.5亿元,为集团内28000多名员工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横店农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810元,2.6万农户平均每户拥有一辆摩托车,几乎家家都盖起了三四层高的楼房……接受记者采访的东阳市委书记杨守春说:“在社区建设上,横店集团8年投入资金4.5亿元;在带动一方富裕上,横店8年兼并了68个村。徐文荣做了政府多年想做但没有力量做的事情!”

回眸30年的艰辛创业,徐文荣感慨万分。如果说当年的“自发改革”源自一种生存的本能,那么在企业战车的“隆隆”推进中,徐文荣渐渐有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理性。

“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农村包围城市,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成为发达国家,也要走农村包围城市这条路。这是因为,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文明,中国才有希望实现真正的现代化。”

“我的追求,是要让横店的农民兄弟都成为有钱、有文化的现代文明人,要让横店的现代文明与世界的现代文明对接。”

说出这番话的徐文荣,已不仅仅是个企业家。

然而,另一方面徐文荣又看到:中国的农民,只有摆脱了贫困,才会活出生活质量,才会提高自身素质,也才会去主动追赶和接近现代文明。所以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横店集团的存亡兴衰就有了一种非同小可的意义。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号称“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商战”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与人、国与国、市场与市场的距离变得近在咫尺的时代。徐文荣清醒地意识到,在今天的市场风云中,没有一个中国企业家有资格睡上安心觉。

人生忧患企业始。徐文荣自创业开始就充满忧患,所以他一直努力超前,时至今日,却似乎站得越高,忧患越多:

——中国乡镇企业的传统优势正一天天地丧失,政策的襁褓渐渐解除,衍生的问题日益堆积,有些方面的优势甚至已丧失殆尽。横店如何寻找新的支点,向现代企业的纵深迈进?

——横店论其规模,已经是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的“航空母舰”。小企业需要壮大,大企业需要养生,横店是否已经做到布局上的完美无缺及调控中的合理有效?横店360多个产品中,几乎没有一个响当当的全国品牌,原因和对策是什么?

——当全中国的企业都在甩掉“办社会”的包袱时,横店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办社会,保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是否能够并行不悖、互为补充?

……

忧患中的徐文荣日益深切地意识到两件事:其一,把握市场经济规律越来越需要货真价实的学问;其二,“徐文荣就算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子”。作为集团总裁,他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向网罗、培养与使用人才方面转移。

徐文荣的人才战略分两部分:首先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这是集团在新形势下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再就是不分类型“萝卜白菜一把抓”,徐文荣称为“引进人才掺沙子”,以带动当地农民抛弃旧观念,接受现代文明,提高整体素质。这是横店集团发展的后续保证。

几年来,徐文荣大规模引进的各类人才已达1200多名,其中大多数都被安排到重要的管理和科研岗位。

以人才战略为基础,徐文荣孕育出了他的“文化力培养及开发思路”。

数十年前,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在徐文荣看来,即便是今日的中国,现代化的难点仍然在农村。

徐文荣指出,所谓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思想等层面统一的整体推进过程,而且多个要素互相连动,互为因果。就当代中国农村而言,落后的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根本性的阻碍和制约。千秋嶙峋的中国农村,世代躬耕的中国农民……一个“农”字,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经济风景线上平添了多少沉重。他告诉记者:“横店人尽管已经率先拥了楼房、彩电、摩托车、新式家具……但假如他们的文化水平不提高,他们的价值观不发生转变,横店集团的生存环境仍然得不到改善。”

多年来,徐文荣先后选派了上千名青工到全国各地大专院校读书学习,这些人学成后成了企业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骨干。在“外培”的同时,徐文荣还强化了“就地培养”措施,从现代化的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中等技校等一应俱全。1994年,“中国横店大学”隆重“开张”。这所中国第一所由乡镇企业创办、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大学,凝聚了徐文荣一个雄心勃勃的口号:让横店人扫除“大学盲”。

“冬霜夏雨金秋果”,徐文荣的苦心孤诣换来了令人欣慰的回报——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蒸蒸日上,管理层的领导决策水平迅速改善,科研能力大大加强;从幼教到高教,健全的员工教育体系为企业在今后更为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取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横店集团由文化力思路派生的新兴文化旅游产业也风姿初露。在徐文荣的运筹中,整个横店可利用的山山水水,都将融入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价值的中国农民旅游城——其蕴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在不久的将来势必成为横店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达成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

从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办法来改造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堪称徐文荣在近年来诸多不同凡响的改革举措中极为亮丽的一笔。

1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写道:“农民阶级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阶级。”徐文荣却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人们:“假如我们不自我设限,则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限制我们的发展。”

100多年以前,卡尔·马克思用他那支改变历史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集体和社会的理想状态:庄严和勤劳、智慧和善良、秩序和理想、繁荣和欢乐……这个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流血奋斗的目标,在横店,在徐文荣的视野里,已经浮现了它的雏形。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