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的心理性因素和环境暗示

一些行为经济学家试图将非理性的因素(例如心理性因素和环境暗示)引入上瘾品的消费之中,以此来解释上瘾的心理机制和瘾的维持与戒除。

首先我们看一下“心理性因素”的解释:“包括驱动性的状态:饥饿、口渴、性欲、情绪、心情和感情、生理疼痛和上瘾者对药物的渴望”(Loewenstein, 1996)。关于驱动性因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心理性因素不仅仅通过心理起作用,神经系统也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例如给予某人一种不是很舒服的生理反应或感受,并驱动其采取某种行动,只有采取了这种行动之后,不舒服的感受才会得到缓解。

以吸毒为例,瘾君子一段时间不吸毒后往往会出现胃痉挛、头痛、全身痛痒等不适现象,只有吸食毒品后,这种不适感才会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快感和满足感”。

心理性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消费,是因为在消费过程中,除了商品本身带来的效用之外,还有一部分心理性因素满足所带来的效用。这种效用的叠加在消费者的脑中形成了框架和记忆,并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消费。

心理性因素对消费者的商品偏好和时间偏好具有一定的影响:

定理一:“心理性因素增强时,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那些心理性因素有关的消费和活动上。”例如一个烟民在逛超市的时候犯了烟瘾,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向香烟区。

定理二:“心理性因素增强时,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现在。”例如某人领了工资(这些工资是用来付下半年的房租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真的是无意的吗?)走过一家赌场时,脑子一热就冲了进去,半夜出来的时候囊中已经是空空如也。

定理三:“心理性因素增强时,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吸毒的人往往会不顾及家里人的感受,倾家荡产去买毒品。

但是,人类本身也具有学习能力和调整能力。经过多次的体验和行动之后,大多数人可以对心理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在学习中积累一些经验,来对抗部分心理性因素的作用,达到长期的最优消费选择,并且为了提高自己的自控力,人们往往用一种心理性因素来对抗另一种心理性因素。

例如,某君用这样的方法戒烟:虽然不抽烟很难受,但是半年省下来的烟钱就可以买一个新手机了!

在心理性因素之外,环境暗示(Cue)对于上瘾品的消费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暗示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心理和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例如场合、声音、图像、气味、装饰等。

环境的暗示会引起消费和偏好的变化。一个例子:

一个刚刚完成六个月戒毒治疗的病人(在完成了戒毒疗程之后,生理上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心理上也没有吸毒的念头),在离开了戒毒所回家的路上,还幻想着要和家人团聚,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他走到地铁站的时候(以前他经常在地铁站附近买毒品、吸毒),突然感到了很强的不适感和心理上的吸毒冲动,一番心理“斗争”之后,他还是复吸了。

环境暗示模型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暗示模型提供了新框架来理解边际效用中的高频率变动。

很多消费者的狂热情绪和上瘾是周期性的,但是上瘾者的发作往往是毫无预兆的,而且是由相关的暗示触发的(Goldstein, 1994)。例子:超市中很多购买都是无计划的,都是“一时心血来潮的结果”。

第二,暗示模型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能通过努力克服自己的一些恶习。

只要人们可以成功控制环境暗示,就可以克服恶习。比如上瘾者为了戒掉上瘾品,可以通过避免到带有环境暗示的场合来达到目的。科学的疗法是先隔绝,即不进入暗示的场合;然后是减轻,就是减少进入暗示的场合;再然后是适应,即慢慢适应在暗示的场合也不服用上瘾品;最后做到习惯。

第三,暗示可以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例如在等车的月台上,一个人拿出香烟抽了起来,这种烟味对于他边上没带烟的烟民乘客来说就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