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的不断降价:规模经济的成功

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其前身是一家乡镇羽绒制品厂。刚成立的格兰仕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可没有谁会想到,几年之后它竟然一跃成为了中国微波炉市场上的垄断性企业。目前,格兰仕占据了国内微波炉市场至少60%的份额,同时也占据了全球微波炉市场至少35%的份额,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内微波炉行业的龙头老大。

其实,格兰仕并不是微波炉市场的先行者,可它进入该市场后不久,就充分利用价格策略向自己的竞争对手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降价攻势,使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在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中谱写了一个个经典的价格战案例,被称为“降价屠夫”。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格兰仕发动的降价攻势:

1996年8月,格兰仕微波炉发动第一次降价,平均降幅达到40%,这次降价行动推动了微波炉在国内的普及。这一年格兰仕实现产销65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5%。

1997年10月,格兰仕微波炉发动第二次降价攻势,其产品的降价幅度在29%~40%之间,这次降价使其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到了47.6%,产销量猛增到198万台。

1998年5月,格兰仕微波炉以“买一赠三”和抽奖等形式搞变相降价,并逐步将自己市场重心转移到了海外。当时,其微波炉的年产量达到450万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厂家之一,当年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

2000年6月,格兰仕微波炉掀起第四次大规模的降价攻势,产品降幅仍然高达40%以上,这次降价以“五朵金花”系列等中档机为主力。

4个月后,也就是2000年10月,格兰仕微波炉第五次大降价的利刃直接指向高端市场,其高档黑金刚系列微波炉降幅接近40%,其高档机型的需求率得到迅速提高。当年,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6%,国际市场占有率也突破30%,格兰仕直接晋升为中国家电出口二强之一。

2001年4月,格兰仕推出了300元以下的微波炉,这让原本处于淡季的微波炉市场再次空前火爆起来。

2002年1月,格兰仕数码温控王系列微波炉降价30%,让“高档中价”的高档机的价位直逼其他品牌中低档产品的价格,再加上数码光波、太空金刚、白金刚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上市以及热销,一时之间格兰仕“封杀”了整个微波炉市场。

那么,为什么格兰仕能够通过不断的降价去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样的降价它还有利可图吗?答案是格兰仕在以本伤人,它的生产成本比较低,虽然不断地降价,但是还是有利可图的。那么,格兰仕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段去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1992年,格兰仕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在半年内就建成投产了。10年时间里,它的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微波炉的产量在投资建厂时是1万台,1996年时已经增至60万台,1997年时激增至将近200万台。现在的格兰仕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500万台。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格兰仕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来实现规模最大化和行业生产集中度最高化,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的风险。然后再利用“规模最大化”的良性效应反作用于“薄利多销”策略的推进。

就这样,格兰仕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这给其打价格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生产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会大幅下调价格。比如说当自己的生产规模达到125万台的时候,它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以下。这时,格兰仕还是有利润的,而那些生产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却是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如此循环下去,竞争对手就会逐渐被淘汰出局。

此外,从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格兰仕坐落于世界的制造中心——珠江三角洲,就像是中国经济的“青藏高原”;从产业的聚群来看,格兰仕扎根于有“中国家电王国”之称的顺德市容桂镇,这里好比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喜马拉雅山”。在这样“聚群”的经济环境中,家电的相关行业形成了联系密切的生态圈和产业链。地处圈内的散件加工商、品牌制造商、流通渠道商有着分明的梯级,但是又相互依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生态圈内构成了最经济的互动,生态圈和产业链为格兰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力,它可借不断积聚的规模效应产生最大化的选择空间,不但能为其带来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且还可以让其捕捉到该领域最新的科技信息,找到最理想的员工和最有效的销售渠道,带来信息成本的降低。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造就了格兰仕不容易复制的竞争力。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格兰仕一方面通过迅速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去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的降价去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在短期内使自己的实力得到迅速提高。它实施规模化战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迅速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通过规模效应去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等。事实证明,格兰仕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微波炉领域真正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让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那么,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是指什么呢?规模效应又被称为规模经济,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是根据边际成本推导出来的,就是说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生产规模扩大之后,变动成本会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这样一来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上升。通常来说,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那么其经济效益就会提高,但是当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信息传递速度慢,而且还会造成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从而造成“规模不经济”。

这里所说的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的条件不变,也就是生产能力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生产能力变化时,生产批量变化。规模效益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并不是无限的,其降低到一个点之后就不会再降了。而且,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能无限地扩大下去,人们会根据生产力要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