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在1951年的《经济成长的过程》一书中,把经济成长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1958年,他应邀到英国剑桥大学以“经济史学家对近代历史发展的观点”为题进行系列演讲,并于1959年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该书也详细说明了五个成长阶段。1970年的《政治和成长阶段》,他又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之后,加上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六个阶段为:

(一)传统社会

罗斯托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统称为传统社会。他说:“传统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它的结构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以牛顿以前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牛顿以前的对物质世界的态度为基础的。”这个社会的主要产业部门是农业,家族关系在社会组织中作用很大。这种社会的阶层结构较为稳定,宿命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这种社会的政治力量重心操纵在土地所有者手中,他们通常对中央统治者具有很大影响力。

(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政治因素在这一阶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历史事实表明,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渡中,有一种反应性的民族主义——对较先进国家的侵略的反应——是一种最重要和最有力的动力,它至少同获得利润的动机一样重要,掌握实际权力或势力的人愿意消灭传统社会,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传统社会不能保护他们不受外国人的侮辱”。罗斯托认为,反应性民族主义是有力的政治动机,促使传统社会进入过渡阶段;过渡时期需要有热心于现代化的新政治中坚力量,以代替传统社会中那些以土地为基础的中坚人物。

(三)起飞阶段

起飞是一种工业革命,它在较短时期内的生产方法、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变化,也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过渡阶段。它与过渡阶段的区别是,起飞阶段意味着坚持现代化的人已经在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过渡阶段需要为这一胜利而斗争。起飞阶段始于一种特别的刺激力量,但重要的不是刺激力量的形式,而是不断强化的反应。

罗斯托认为,确定起飞阶段需要三个条件:第一,生产性投资率由国民收入的5%增加到10%以上;第二,一种或多种重要制造业部门成为主导部门;第三,迅速出现有助于国内筹资的社会经济结构,以保证成长的持续性。

对于第一个条件,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主要资金来源为:第一是收入控制权的转移。主要方式有两种,或者是改变国内收入的分配结构,如把原先归于地主的收入转移出来,通过现代税制使个人收入向政府转移,通过通货膨胀进行强制储蓄,以及依靠银行信贷系统集资;或者是引进外资。第二是主导部门的利润转变为投资。主要方式也有两种,可以是迅速发展的出口部门的外汇收益换回机器设备等资本品;也可以是扩大对国内制造的消费品需求,使收入更多流入国内企业家手中。

同时,罗斯托强调企业家精神,特别是在具有传统社会历史的国家。他指出:“新的中坚人物必须感到自己受到他们所属的进取心不大的传统社会的阻碍,以致无法沿着通常的道路获得名誉地位。传统社会必须有相当伸缩性,使它的成员在循规蹈矩之外,能够另有一条得到物质上发展的向上爬的道路。”此外,需要一部分农民愿意而且能够利用新技术、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安排、运输条件以及各种市场和信贷组织所造成的机会。

对于第二个条件,罗斯托强调主导部门的关键性作用。他指出,在不同的国家中,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是不一样的,英国的棉纺织业,美、法、德、加拿大和俄国的铁路建筑业,瑞典的木材工业、纸浆业,丹麦的肉类和乳制品生产业。主导部门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第一是社会对主导部门的有效需求扩大;第二是主导部门开始具有新的生产作用,并增加生产设备;第三是有足够资本保证主导部门起飞,并将大部分利润重新投资;第四是主导部门通过扩充和技术改进,促成其他部门的同样行动。

对于第三个条件,罗斯托也认为要视各国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英国,起飞所需要的制度是容许私人经营工商,政府帮助私人企业去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日本和德国,政府直接投资建立国有企业,同时也帮助私人企业去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四)向成熟推进阶段

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开始起飞之后60年,社会将进入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经济表现出有超出原有的、推动它的发动的各种工业之外的能力和吸取现代技术的最先进成果,并且把这些成果有效率地应用于自己很多种——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资源的时期。”成熟阶段意味着整个经济领域的普遍发展,有能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多数资源在高度技术基础上得到利用。

成熟阶段的经济特征为:①投资率经常保持在占国民收入的10%到20%,使生产的增长经常超过人口的增长;②新工业部门加速发展和旧工业部门停滞,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向多样化发展,新主导部门代替旧主导部门;③国际经济地位与资源潜力相适应。

成熟阶段的后期存在三种重要情况:①劳动力发生变化。劳动力构成、实际工资、劳动技能都发生了变化。农业劳动者从起飞阶段的40%下降为20%;专业人员不断增加,他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实际工资日益增加,也日益重视自发组织的力量。②工业领导的性质发生改变,逐渐成为高度官僚化和精密分工的专业经理。③社会开始对工业化奇迹感到厌烦。这三种情况使社会在成熟阶段再次面临选择:“内部具有复利增长规律的成熟工业机器将如何利用?让所有的公民都得到更大保障、享有更多福利、更多闲暇时间呢?还是为那些有能力赚钱的人提供更高收入?还是确立新成熟社会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五)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认为,乘数阶段后期的注意点由供应方面转到需求方面,从生产问题转到消费问题和福利问题。三个目标相互竞争资源:①追求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势力和影响,把更多资源用于军事和外交;②用国家力量实现社会福利目标,如缓解经济波动、增加社会保障、改善收入分配、缩短工作日等;③提高消费水平。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是第三种社会选择的结果。

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有两个特征:①人均实际收入提高,使很多人享用衣食住之外的消费项目,如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各种服务;②劳动力结构改变,使城市居民占总人口比例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源将用于生产耐用消费品和推广群众性服务业。

“从历史上说来,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供群众之用的廉价汽车,以及汽车对社会生活和期望的革命性影响。”根据1999—1937年的美国工农业产品统计资料,汽车行业的产品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卷烟、石油、牛奶等。由于生产耐用消费品的部门成为经济主导部门,充分就业对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达到充分就业,经济主导部门才可能实现充分开工,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在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如果经济达不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主导部门就出现设备闲置,结果投资需求也将减弱。

(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当1960年《经济成长的阶段》第一次出版时,罗斯托提出:“人类会不会陷于精神缓慢停滞状态,找不到发挥他的精力、才能和谋求永生的本能的有价值的机会?人类会不会仿效美国人,提高出生率而再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人类能不能学会进行一种战争,这种战争的破坏力不大,刚好成为一种很好的消遣,并加速资本的折旧而不致把地球炸掉?对外层空间的探险会不会为资源和雄心提供一个适当的有意思和起消耗作用的出路?还是人类会大规模地改变,过着十八世纪乡村绅士的郊区生活,从打猎、射击、钓鱼、思想和精神生活,以及使人类继续存在的最低限度的戏剧中,找到足够的新园地,使人生有乐趣。”

十年之后,罗斯托在《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解决了上述疑问,明确提出了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在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主要提供劳务和改善生活质量,包括教育、卫生保健设施、市政建设、住宅、社会福利等部门,以及私人投资的学校、诊疗所、文化娱乐、旅游等部门。人类历史上将不再以有形产品数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成就,而以劳务形式反映生活质量程度。

罗斯托认为,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带来了环境污染、城市衰败、犯罪增加、年轻人精神空虚厌倦等问题。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医疗保健问题、公民权利问题和贫民区问题,使那些对工业化社会不满的人感到有可能在现存制度中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改良和渐进主义态度。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