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克斯的个人生平与主要著作

希克斯1904年出生于英格兰的瓦尔维克郡。1921年他获得奖学金资格进入牛津大学,1925年获得硕士学位,1926年他到伦敦经济学院任讲师,1932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5—1938年他在剑桥大学搞研究工作,参与《价值与资本》一书的编写,此后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1946年回牛津大学任教,直至1965年退休。1972年,他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罗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希克斯发表的专著与论文很多,主要有《工资理论》《价值理论之重新考察》《灵活性系列的确定》《简化货币理论的建议》《价值与资本》,《消费者剩余与福利经济学》《经济的社会结构——经济学入门》《经济周期理论》《需求理论的修正》《世界经济论》《资本与成长》《货币理论》《经济史理论》《资本与时间》《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等。

希克斯的研究领域相当广泛。他在价值、资本、工资、货币、利息、经济周期、社会会计学、经济增长、福利经济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创见,尤其善于运用和发明各种分析工具。希克斯在西方经济学领域中的理论创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①引进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分析工具,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使一般均衡分析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普遍分析方式;②引进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适当改造了以基数效用为基础的需求理论;③在前两者基础上建立起被广泛接受的西方价值理论;④通过对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批判,创立了“IS-LM模式”;⑤运用“乘数—加速原则”提出了迄今最为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⑥修改了马歇尔式的消费者剩余概念;⑦在新福利经济理论中提出了所谓的“补偿原则”。

此外,他创造性运用了替代弹性和边际代替概念,区分了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简化了流行已久的边际生产理论。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之前,希克斯就强调货币理论的研究重点应当是流动资产选择,这正是凯恩斯极力宣扬的流动偏好问题。

希克斯在1982年出版的论文集序言中将自己的思想演变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第一个时期(1926—1935年),即在伦敦经济学院任教这一段时间。这期间中的前半期他很迷信罗宾斯(LionelRobbins)和哈耶克(F.A.Hayek)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而后半期就有了从思想上分道扬镳之意。

②第二个时期(1936—1945年)。他完成了许多重要著作,如《价值与资本》、对凯恩斯学说的评论文章、消费者剩余以及IS-LM分析等等。此时他已以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家姿态出现,在观点上不随波逐流,他既不完全同意罗宾斯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也不完全接受凯恩斯的思想体系。

③第三个时期(1946—1955年)。这期间他完成了经济周期理论、需求理论的修正、卡尔多—希克斯福利经济模式。他的经济思想日益显示出独树一帜和分析方法精巧的特色。

④第四个时期(1956—)。他自称这时期是“新的开始”,主要致力于动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并且批判凯恩斯学说。他的经济思想着重于动态分析,并由纯理论研究转向日益紧密地联系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他所谓的“新的开始”,是指从以前的静态分析出发,引申到动态分析,逐渐过渡到动态分析。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