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经济如果不反复遭受政府的冲击,就会基本上是稳定的。在这样的基调下,理性预期学派关于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有如下的几个观点。

一、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在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中,政府当局对总需求进行管理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是无效的。有理性的经济主体在形成他们的预期时会考虑到任何已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政府不可能采取总是出乎公众预料的政策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管理。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曲线的菲利普斯曲线都是稳定在自然率水平上的,如果政府企图打乱这种均衡,那么各经济主体将完全预料到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并采取对策予以抵消。因此,当局如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把就业和产量稳定在自然率水平以外的任何企图都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强调,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混乱,为保持经济稳定就必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

二、选择正确的政策规则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实现经济稳定的关键是进行政策规则的选择。因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期做出经济决策的,有抵消政策效果的作用,所以政策制定不得不考虑这一点。而正确选择政策规则,首先是要考虑到企业和家庭等私人部门对未来政策形成的预期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理性预期学派强调,正确的政策规则选择应该是“固定的规则程序”,即政府一旦选择了某种政策规则,便应当保持不变,使政府的政策与私人经济活动当事者之间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固定的规则程序”并不意味着政策手段的不变,这里所要考虑的是运用具有某个经济变量参数的“反馈规则”,系统地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理性预期学派断定,公开和可信的政策将使得有理性的经济主体立即修改他们对经济变量的预期,而不会对产量或就业产生连带的、政策所期许的影响。例如,政府如果宣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将降低,而事实上也确实按减速度来增加货币供应量,那么宣布的货币紧缩将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下降。由于私人部门对政策制定信任,他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供给行为,不会影响产量和就业。因此,政府当局恰好可以宣布通货膨胀的减少,以达到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的,这就要求政府一定要取信于民。如果政府的政策宣布没有可信度,则通货膨胀预期将不会下降到足以防止产量和就业下降的程度,结果是通货膨胀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产量和就业受连带影响而降低。

三、指向总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者主张为了增加产量与就业,政府当局需要增加对物品和劳务的有效需求。与此相反,理性预期学派经济学者则建议政府当局应实行指向增加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较为广泛,包括:①减少工会权力;②减少失业津贴;③推行旨在减轻贫穷困境内的税收改革;④鼓励劳工在地区间流动;⑤鼓励劳动力的职业性流动;⑥鼓励自愿失业者不要选择现行的实际工资来工作;⑦推行增加产量与就业的适当政策措施,对厂商和工人增加微观经济鼓励来刺激供给更多的产量和劳动。总之,理性预期学派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供给方面的。

四、力图缓解经济波动的政策无效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表明,短期内的产量和就业波动是“标准的新古典理论所预言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经济的不稳定性是理性经济主体最适宜地响应经济环境变动的结果,即是理性经济主体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进行理性选择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性。所以,人们观察到经济波动不应看成福利的减少和对理想产出的背离,而是均衡的、帕累托最优化状态的。因此,政府在任何方面力图减少这些波动的理念都是被诅咒的事情,这样的政策几乎是肯定降低福利的。正如普雷斯科特所说,这项研究的政策含义是,为保证经济稳定性而付出的高代价努力很可能是反生产的。经济波动是对技术进步速度的不确定性的最适宜响应。

既然工人能够决定他们想要工作多少,于是观察到的失业就总是自愿的。实际上,观察到的GNP波动的路径,不过是持续移动的充分就业均衡。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是,如果政府通过它的税收和支出政策而引起各种畸变,那么政府就可能搞出很多损害。如果技术变革是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那么确实需要展开的是对决定技术进步速度的诸因素的更好理解,包括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