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预期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经济理论对经济总量不稳定性的解释已集中在实际冲击而不是货币冲击,被称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思想最早出现在罗伯特·巴罗(RobertJ.Barro)1980年的文章中,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出名的辩护者和促成者是美国一些大学教授,如爱德华·普雷科特(EdwardPrescott)、法因·基德兰德(FinnKydland)、查尔斯·普咯瑟(Charles Plosser)、约翰·郎(John Long)等。200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了法因·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以表彰他们对宏观经济学所做出的贡献——经济周期的根源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被认为是近二十年宏观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

1.经济波动产生的根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排除了货币因素作为经济波动的初始根源的可能性,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实际因素,特别是技术冲击。技术冲击决定着投入(资本与劳动)转变为产出的能力,引起了就业与产出的波动。技术冲击具有随机性质,它使产出的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跳跃性,当出现技术进步时,经济就在更高的起点增长;若技术恶化或下降,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技术冲击最初发生于某一个部门时,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它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

2.经济波动的传播机制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对经济具有长期效应,因为由技术冲击引起经济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期替代,即在不同时段重新配置工作时间的意愿。它认为,工资短暂变化的劳动供给弹性很大,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整个工作成果,而不关心具体什么时候工作。通过跨时期的劳动供给选择,人们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总量供给对永久性工资变动的反应是微弱的。因为当工资变动是永久性时,此时期工作和下时期工作对于劳动者来说并没多大差别,对他的总收入变动没有影响。

如果技术冲击是暂时的,使得当期的实际工资暂时地高于标准工资,那么劳动者将以工作替代闲暇,提供更多的劳动,于是产量和就业量均上升,而在预期实际工资较低的未来少工作,因此真实工资的暂时变动会有一个较大反应。通过跨时期劳动供给替代对外来冲击的反应形成了经济波动。由此可见,一次性技术冲击能够引起实际产量的持续波动。

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

实际经济周期的理论发展,是用技术随机变动形式的供给冲击来取代货币数量冲击机制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具有如下的一般特征  :

①经济主体根据普遍的资源约束,努力使自己的效用或利润最大化;

②经济主体形成理性预期,而且并未遭受信息不对称,经济主体可能仍然面临“信号筛选”的问题,但是关于一般物价水平的信息是公开的、可以得到的;

③价格灵活、充分弹性,所以市场持续出清,均衡始终奏效,经济波动被描绘成竞争性均衡现象,所有市场都是出清的;

④生产技术的大量随机变动形成驱动机制,这种传播机制推进了初始冲击力的影响,增加了初始冲击的持久性影响;

⑤就业波动反映人们在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之间的自愿选择,工作和闲暇被假定为在时间上是可以高度替代的;

⑥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变量毫无影响;

⑦对经济波动和趋势进行分析时,划分短期和长期是不必要的。

由此可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相比有较大差异:

①用技术冲击取代货币冲击而形成占优势的冲击因素。在完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在总供给曲线始终保持垂直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来自供给方的技术因素给予经济周期波动一个合理的解释。

②放弃了卢卡斯对一般物价水平的不完信息的观点。

③通过使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波动理论相结合,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长期—短期二分法被破除。普洛瑟等已发现,大多数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都被较好地描述为随机游走,而不是波动或确定性的趋势离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家们也声称他们的理论对表示经济总量波动特性的“程序化”提供了较好的解释。

然而,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构造没有考虑政府部门的作用,也忽略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这两点都脱离了实际情况。但它的确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工具,它提醒人们经济波动是由不可避免的冲击引起的,而不是源于政府的货币政策。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