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学派的价格粘性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建立了价格粘性理论来解释经济波动形成的过程。他们认为,由于价格具有粘性,当总需求发生变化时,厂商的反应不是调节价格而是调节产量,这样总供给就会发生波动,导致失业增加或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在此基础上,新凯恩斯主义又进一步区分了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

1.名义价格粘性论

名义价格粘性是指商品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种理论模型:

(1)菜单成本论

菜单成本论又称曼昆模型,是曼昆在198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小的菜单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当总需求冲击使得总价格偏离利润最大化水平时,只要存在微小的价格调整成本,垄断企业则宁愿维持“错误”的价格不变。

厂商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很多,包括调查研究和确定新价格,重新编印价格表,更换新价格标签,通知公布价格变动信息等等,类似于餐馆重新印制菜单时所需的成本,所以,称之为“菜单成本”。

菜单成本模型认为,厂商通过调整价格而增加的利润仅仅是实际价格与最优价格之差的二阶无穷小。所以,当总需求冲击出现时,单个厂商通过调整价格所得的利益可能是非常小的,如果小于调整价格需要支付的菜单成本,厂商的理性决策必然是维持原来的价格。厂商的这种决策是非最大化的最优行为,被阿克洛夫和耶伦称为“近似理性行为”。其结果就是价格刚性。曼昆进一步指出,某个厂商不降价也会阻碍其他厂商成本的下降,进而削弱了这些厂商降价的能力和动力,因此,即使菜单成本是小的,往往也会引起经济的较大波动。

(2)折拐需求曲线理论

斯威齐最早提出了折拐需求曲线模型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竞价策略。根据他的模型,寡头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折弯的曲线,厂商将价格确定在折弯点上是最有利的。因为,如果他将价格提高到折弯点以上,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提价,这个厂商就会面临损失;如果他将价格降到折弯点以下,其他厂商也会随之降价,这个厂商就不会从降价中得到任何好处。因此,寡头厂商们就形成了协调一致的行动,将价格保持在折弯点上,即使存在总需求的波动,也不会轻易变动。

斯蒂格利茨以斯威齐模型为基础,引入了信息不完全理论,解释了价格粘性为什么会存在。他认为,市场中信息是不完全的,消费者不一定能够及时完备地掌握厂商改变价格的信息,因此,调整价格并不一定会对产品需求产生预期的影响。例如,厂商提价时,消费者不会大量流失;而降价时,其他厂商的顾客也不会及时获知,需求不会大量增加。因此,由于信息的不完备特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在初始价格处出现折拐,其边际收益曲线不再是连续的,价格也具有粘性的特征。

(3)交错调整价格论

交错调整价格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市场中厂商调整价格并不是同时同步发生的。鲍尔和塞何替的研究指出,在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是自己产品价格的决定者。但是最优化价格的制订则取决于市场的总需求以及其他替代品的局部需求情况。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厂商往往希望在其他厂商的价格确定后,再调整自己的定价。交错价格调整是厂商追求最大化利益和理性预期的必然结果。

对于时间上交错调整价格的另一种解释是合同定价理论。这种解释认为,买卖双方为避免屡次谈判讨价还价的成本,往往签订正式的或者隐含的价格合同。厂商要调整价格需要等到合同期满之后才可能。这样,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就存在许多在时间上相互交错的价格合同。一些合同到期,价格调整,而其他合同未到期,就不能调整。因此,即使价格可以调整,也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

2.实际价格粘性论

实际价格粘性论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具体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1)成本加成定价论

这种理论是对价格粘性的供给解释。在市场经济中,厂商往往是采用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也就是说,在生产成本上加上一个固定的利润率来确定销售价格。所以,价格的变动实际上要取决于边际成本的变动。厂商和工人之间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决定了工资成本具有粘性,而厂商与原材料等供应商之间也有长期合同,导致原材料等边际成本在短期很难发生变动。因此,厂商的边际成本变动不大,如果加成的比例不发生变动,实际上产品价格的变动就会很小。一个厂商价格粘性通过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最终传导到其他厂商,形成实际价格粘性。

(2)厂商信誉论

该理论认为,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在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消费者往往依靠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信念来判断产品质量,这样价格就成了质量的标志。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的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引诱厂商实行优质高价的定价策略,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对厂商维护自己信誉的激励效应。如果降价,就会被看作产品的质量下降了,因此,即使是在经济发生衰退时,厂商也不会降价而是调整产量。这样,产品价格不会随着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各产品之间价格比价也保持稳定,具有实际粘性。

(3)需求非对称性论

需求非对称性论的基本观点是消费者对提价和降价的反应是不同的,具有不对称性。一般说来,价格的上涨会立刻被自己的顾客注意到,结果必然是销售量随之下降;但是如果价格下降了,由于市场不完全,这个信息要传递到其他厂商的顾客那里是需要时间的,另一方面,即使消费者已经得知有厂商降价,但是这些顾客是否会转移购买与搜寻成本相关,如果搜寻降价产品的成本高于转移购买带来的好处,消费者就会放弃搜寻,在原来厂商那里购买。因此,厂商也不会频繁地调整价格,产品价格比也相对稳定,实际价格是有粘性的。

鲍尔和罗默(1990,《实际粘性和货币非中性》)指出,菜单成本等理论只能说明较少的名义刚性而不足以说明重大的价格粘性,同样的,实际粘性理论本身也不足以说明重大的名义粘性,但是如果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则可以提供有力的解释,因为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效应。他们认为,在名义需求冲击之下,如果其他厂商的名义价格保持不变,某厂商从改变价格中所得到的收益要小于改变价格的成本,那么该厂商就不会改变价格,从而出现了价格粘性。当其他厂商的名义价格不变时,某个厂商的名义价格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实际价格的变化,如果厂商有较大的实际价格粘性,他从调整其实际价格中所得到的好处将减少,甚至小于调整成本,那么,又进一步扩大了名义价格粘性的均衡范围。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