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宾的市场结构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出现了经济“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面对“滞胀”,标准的凯恩斯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都无法作出解释。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相关的理论学说应运而生,其中托宾的学说被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滞胀”理论方面的一个突破。

托宾在1972年发表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劳工市场上的均衡和失衡”的观点,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托宾认为,劳工市场的均衡(既无失业也无空位,劳工的供求一致)是极少见的情形,在大多数时间里,劳工市场是处于失衡状态的,市场在过度的需求或供给中变化,整个看来,经济往往是既有空位又有失业,而造成这种失业与空位并存的原因则是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例如,由于劳动市场的技术结构特点(有各种技术不同的工人),某种劳动供过于求,另一种劳动供不应求,劳动市场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也同样会引出这种结果。在工资向下有刚性的情况下,空位的存在使工资增加,而失业的存在使工资并不下降。这样,整个社会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就有向上升的趋势,从而引起物价水平长期上升的趋势。换言之,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结构特点对流动的限制,就没有失业与空位并存,也不会引起工资长期上升。但事实上正因为劳动市场结构特点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而失业对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减缓作用又大大地小于空位对货币工资率的推动作用,从而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产生长期通货膨胀的趋势。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