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出现了失业增加和物价持续上升共存的局面。针对这种新情况,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普斯1958年在《经济学报》上发表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估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依存关系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解释了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新古典综合派将菲利普斯曲线引入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中,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发展,集中体现在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年发表的《达到并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问题: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一文中。
首先,萨缪尔森和索洛将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扩展到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决定价格的原则是成本加值法,即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一个固定比例的利润。当短期中工资是唯一的成本时,工资增加也就相应地提高价格水平。具体而言,企业是以对每个单位产量的平均劳动成本固定“加价”的方式来确定价格的。这意味着 P 总是与 WL/Q 成比例,其中 P 为价格水平, W 是工资率, L 是劳动小时, Q 是产量。进一步假定平均劳动生产率( Q/L )稳定地每年增长2%。这样,如果工资每年增长8%,价格将会每年增长6%(=工资的增长率8%-生产率的增长率2%)。更一般的公式为:通货膨胀率=工资增长率-生产率增长率。通过这一关系可以确定货币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根据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成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从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也就存在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
其次,萨缪尔森和索洛利用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通货膨胀对换论”。根据这一观点,进行决策时,如果一个国家愿意支付较高的通货膨胀的代价,那么,它就可以得到较低水平的失业率;或者反之,以高失业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决策者可以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正如他们所说的,决策人所面临的是“一个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一对关系被认为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都是成立的。这样,就使菲利普斯曲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萨缪尔森和索洛的这两点重要发展,菲利普斯曲线成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政策选择的重要工具,从而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