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的研究上。比如,他认为从精打细算的商人到不以营业性方法做事的普通人,他们的活动虽具有不同动机的道德上的各自特性,但只有具有连续程度上的差别;在正常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区别,对于一定时间而言的正常价值,对更长时间来说不过是市场价值;地租和利息的区别,也主要是人们心目中的时期长短不同而已;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新投资与旧投资之间也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可见,马歇尔的连续性原理一方面是应用到与发展变化有关的现象,比如经济思想的发展、经济制度的变化等;另一方面是应用到同时并存的现象的说明,如资本和非资本、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利息和地租等等,他认为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这种连续性的思想使得他将边际分析贯穿在各领域的分析之中,并将交换论和分配论统一在供求均衡论的基础上,从而使得他的理论更具有综合的性质。
2.以供求价格论为理论中心
马歇尔的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与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的综合, 是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与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
需求和供给是马歇尔经济学的两根支柱和分析工具。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传统,既然人人都是为了消费或者出售而生产,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在他们那里,分析的重点是生产与供给,至于需求则不在研究的范围之内。而奥地利学派则从消费经济出发,利用边际分析研究了商品的(效用)价值与需求规律,意图说明在资源供给一定的条件下,如何最经济地使用这些资源,使得消费者的效用最大。所以需求问题是他们所要讨论的重点,而生产成本等问题则是派生的,是不重要的。马歇尔首次将这两者结合了起来,说明了商品价格的形成并不是单独地由生产成本决定,也不是单独地由商品的效用决定,而是两者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马歇尔关于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商品价格的理论,至今仍是价格理论的基础。
3.以局部均衡为分析方法
马歇尔从力学中吸收并发展了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形成了均衡的概念,并把它广泛地运用到经济学分析之中。所谓“均衡”,在他看来,就是指相反力量的均势,在均衡的状态下,这两种力量处于稳定状态。比如,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就是市场上的两种相互作用的力量,而这两种力量达到均势就形成了商品的价格。
马歇尔认识到经济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一般均衡的实现只能是无数次的逼近,正是这种现实主义感觉使他转向局部均衡的分析。“我们要研究的力量为数是如此之多,以致最好一次研究几种力量,作出若干局部的解释,以辅助我们主要的研究。……我们用‘其他情况不变’这句话,把其他一切力量当作是不起作用的:我们并非认为这些力量是无用的,不过是把对它们的活动暂不过问而已。”
然而事实上经济变量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局部问题的分析,不仅不能说明整体,在某些程度上反而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正是意识到局部分析的这个缺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并没有完全抛弃一般均衡,并对两者关系进行了说明,“某些趋势的研究是在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他趋势的存在并不否认,但它们的干扰作用是暂时予以忽略的。这样,问题搞得愈小,对它的处理就愈能精确,但是它和现实生活也就愈不符合。不过,每次精确地处理一个小问题,有助于处理包含它的那些大问题,而这种处理比在其他情况下要精确得多。” 正如熊彼特指出的:“马歇尔虽然在最显著的地位上是采用比较方便的局部均衡分析,但是他抓住了一般均衡观念,特别是在第六篇,对整个经济过程开始了广泛的概括。”
4.以静态分析为主,兼有动态分析
马歇尔将经济学说限于局部均衡分析,就决定了其理论是静态的性质,也就是说,马歇尔主要研究的是在一个相对静止的、没有变化的环境里的经济机制。然而这只是假定社会不会发生变化,而事实上并不是真的不变。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每种经济力量都处在围绕着它起作用的其他经济力量的影响之下,所以,关于商品的成本、需求和价格之间关系的简单说法,看起来似乎明白易懂,实则是错误的。因此,马歇尔的分析虽以静态分析为主,但并没有局限在静态分析之中。例如,他引入了短期和长期这一对概念,并比较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区别以及引起短期均衡向长期均衡变动的原因,分析了在长期各种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的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均衡状态的影响,他又以英国工业增长为例,分析了经济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当然,他的动态分析更多地是对于不同均衡状态之间的过渡进行比较分析,而很少涉及失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的逼近过程的分析,因而并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