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学说理论的主要特征

在研究方法上,与斯密的经验主义不同,李嘉图更倾向在严格的逻辑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进行抽象和一般化。他注意到斯密理论中的二元化矛盾,力图在他的理论中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这使得他能够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去分析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范畴和经济关系,从而在资产阶级的限度内最深入地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

与此相关,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形式上远不如《国富论》那样结构严密,但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深刻的、体系化的理论。李嘉图理论的中心议题是收入的分配,即土地、劳动和资本在收入中的相对份额是怎样决定,怎样分配的。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李嘉图在生产领域里寻找货币工资降低、利润增长、地租减少的因素,从而符合逻辑地得出结论,指出自由贸易促进利润增长和资本积累,使社会生产力和国民财富得到迅速的、无限的增长,为其倡导经济自由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尽管有些理论,例如级差地租和比较优势原理,在李嘉图之前就已经出现,但是李嘉图将其与其他原理结合在一起成为思想体系,是他对经济学说史的独特贡献,而李嘉图的逻辑演绎也为现代经济分析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李嘉图的研究方法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有局限性。他的抽象法虽然也有唯物主义,但基本上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有时抽象不足,有时又过于抽象。抽象不足表现在他不能从数量分析抽象到本质分析,特别是在研究价值决定时,不能抽象掉利润和平均利润,即不能抽象掉价值增值和按资本大小进行的价值分配。过于抽象表现在研究资本、工资、利润、地租等资本主义经济范畴时,抽象掉了它们的资本主义性质,认为这些范畴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样是自然的,即抽象掉了它们的历史性和特殊社会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565.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