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基督教对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基督教的诞生是古罗马时期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公元1世纪,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民族因不堪古罗马帝国奴隶主的压迫和掠夺而发生了多次起义,但都遭到了残酷镇压。起义的屡次失败使得人们转而从宗教中寻求出路,希望出现一个救世主,拯救苦难大众,摆脱绝望的处境,基督教随之而生。在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前,基督教一直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因而被称为早期基督教。

作为社会最下层人民的宗教,早期的基督教强调人类劳动的价值与尊严。《圣经》将劳动看作带给人类生命的福祉之举而不是被咒之物(《箴言》10:6)。这种不分种族,无论农工,赞扬劳动的思想与古希腊及罗马思想家对体力劳动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对待财富和私有财产的问题上,早期基督教思想家们更是立场鲜明。首先,他们不否认财富对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例如《圣经》的《申命记》中曾记载,上帝许诺,赐予以色列的子民以丰裕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牛奶和蜂蜜涌流出来,无人会受匮乏之苦。但同时,他们也谴责对财富的过度奢求。“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  ”(《马太福音》6:24)。对于富人而言,要想获得精神上的救赎,只能变卖财产,分给穷人。因此,基督教社团中实行的是财产公有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

奥格里·奥古斯丁(Ogri Augustin,353—430)是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曾信摩尼教,后皈依基督教,任北非希波主教,主要著作有《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创世纪》(注释),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础。他同一些思想家一样,认为财富是上帝的礼物,是一种工具,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人在使用财富时可能用对也可能用错。因此,对于富人来说,要获得救赎,未必需要完全放弃财产,只需要进行慷慨的馈赠就可以了。对于私有财产,奥古斯丁也并不主张强制执行公有制。

早期基督教强调的是灵魂的拯救、德行的修炼,生产与经济机制的问题并不能激起其兴趣,因而,也鲜有经济研究及分析方法上的贡献。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已经显示了一定的“对于一个业已达到高度经济发展的世界的洞察力”  。早期基督教对于私人财产的认同、对于人类劳动的价值、对于个人与别人利益的考虑等等,为经济思想的萌芽埋下了宝贵的种子。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52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