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例子案例

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是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工厂规模。

某市有一所国有中型化肥厂,年产化肥80万吨,其中合成氨肥料50万吨,尿素30万吨。该厂建厂已有5年时间,长期以来,企业效益不温不火,属于“撑不着,饿不死”的企业,有困难的时候找政府伸伸手,挺一挺也就过去了。职工收入、福利等也都一般,几年没有多大改观。但自从2008年初,新的领导班子建立起来后,以新厂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颇有一番雄心壮志,决定改变当前厂子毫无生气的生产面貌。

于是,该企业制定了一些新的企业制度、薪水福利制度及考勤管理等相关制度。同时经厂党委、厂领导讨论决定扩大规模,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00万吨每年的产量。新领导班子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是因为经过论证发现企业的生产效率没有充分利用发挥,生产成本相对来说偏高。通过扩大规模、增加产能,能够解决成本相对过高的问题。于是,在厂领导的带领下,该厂全体员工辛苦一年,终于在2009年实现企业产能翻一番,达到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能力。然而厂子大了,人员多了,很多成本方面的细节问题开始放大。由于前期投入较少,这次规模又扩大的太厉害,导致企业设备、人员等都跟不上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时,又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造成原料等浪费现象,生产成本反而比以前更大了。

厂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来是要控制成本、带着厂里全体职员走进新时代的,结果没想到,辛苦了一年成本还是没有能够降下来。最后,厂里请来专家考察论证,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发现该厂规模扩充的太厉害是导致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因为规模扩充太厉害,导致生产管理、机器设备、人员培训配备跟不上,机器有空转现象、原料也有浪费现象等。最后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缩小生产计划,把年生产目标定在150万吨左右。厂里采纳了专家的建议,经过一番反省、改正,到2009年底的时候,年产量成功地控制在了150万吨的水平。而且,经过核算,成本确实相对最小,管理等方面也更加得心应手了,现在该厂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生产气象。

总之,工厂的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只有适度的规模才能保持其生产成本最小化。否则,就会造成成本过高。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