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技术论的基本观点

鉴于中间技术存在的缺陷,印度学者A·雷迪(A.Reddy)于1975年提出了“适用技术论”。雷迪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时,应从国情出发,根据最小投入和最大收益的经济原则,考虑本国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因素,选择最切合引进国的特殊条件的技术。雷迪把适用技术的三重目标概括为: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即:一是环境目标——节约能源,尽量减少或循环使用各种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促进各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二是社会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最基础的要求,提供富有创造性和引人入胜的工作,能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促进社会和谐并把权力交给人民;三是经济目标——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采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把经济引向分散经营。可见,雷迪的“适用技术”概念比舒马赫的“中间技术”概念更为全面,更具有实际价值。

但是,适用技术论也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适用技术论强调的是引进技术适用于引进国当前的情况,而没有与引进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忽视了对技术的改造,也不强调社会的变革,只通过选择方式使引进的技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不利于社会进步。适用技术论虽然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得出的,但是适用技术论的最大目的是满足一国人民的基本需要,强调的是当地的生产和消费,忽略了外部环境,有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思想,没有明确解释国际技术转让的真正原因。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