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大跃进”时期是个不讲理性的年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有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违背了一个最基本的客观经济规律,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各行业、各部门都存在,但在农业中最突出。

在农业仍采用传统生产技术的条件下,土地、设备、水利资源、肥料等都是固定生产要素。两季稻改为三季稻并没有改变这些固定生产要素,只是增加了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力与种子)的投入量。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相对有效利用。改为三季稻后,土地过分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不足。这样,三季稻时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的总产量。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