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

综合分析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含义和性质,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地域性

这是区域经济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区域经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地方尺度上的延伸,它只适用于一个国家内特定的部分地区或个别地区,这就使它在使用范围上具有明确的地域性。这一特征要求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在内容、目标、手段与措施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相应的问题区域或重点区域所在,以及问题区域或重点区域的区情特点及其经济发展中需要予以重点解决的问题等。

2. 有限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的、孤立的经济发展问题,它是在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与相应的政策综合作用下推进的。区域经济政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把它与区域的其他政策配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3. 系统性

区域经济政策本身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从纵向考虑,它包括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区域经济政策;从横向考虑,具体到作用于各个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政策大体都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手段等。尽管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目标、手段、措施是复杂的,但它们作用的方向是一致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相互衔接、配套和协调,共同体现出区域经济政策的系统性。

4. 动态性

区域经济政策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而设计的,其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国及各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但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而在不同阶段上,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性质、类型往往不一样,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这就要求区域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而不断适时地调整和更新,同时保持其在各个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17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