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业规制:产业规制的目标

1. 产业规制的概念

规制是政府根据一定的法规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影响、干预及限制的综合表述。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作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简单地说,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其目的在于维持正当的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护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产业规制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规制内容的不同,产业规制一般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大类;根据规制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可以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及行业自律规制;根据政府对市场活动主体行为的限制程度和方式的不同,产业规制可以分为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还可以根据政府运用的规制手段的不同,将产业规划分为法律规制、行政规制等。

2. 产业规制的目标

产业规制的目标就是要克服市场失灵,致力于解决外部性内部化、信息不对称、垄断等问题,保护和实现公共利益。

1)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垄断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不能使资源配置达帕累托最优,所以必须对自然垄断产业中的企业进行规制,力求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2)促进企业收支平衡,以维护企业的发展潜力。自然垄断企业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需求有一种加速增长的趋势,因此,政府规制时必须考虑使企业具有一定的自我积累、不断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能力。

3)解决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外部性,仅依靠市场机制和个人行为是难以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将其纳入到产业规制目标中。同时,对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而言,由于信息优势方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对信息劣势方构成威胁,使其应有的权益受侵害,如出现不安全、不健康等问题。因此,各国在产业规制过程中都将信息劣势方权益保护作为重要目标,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产品服务的质量标准、从业人员的执业标准以及劳动场所的安全标准等,力求保障在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中,明确信息劣势群体的权益。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078.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