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他认为,整个经济由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加速经济的发展。

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是:

① 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接近零;

② 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其工资水平取决于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

③ 城市工业利润的储蓄倾向高于农业收入的储蓄倾向。

由以上假设条件可知,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的供给价格是很低的,而且由于工业生产的边际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所以工业生产可以从农业中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而农业的人均产出水平很低,因此,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也远低于工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工业就可以从劳动力供给价格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差额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由于工业利润中的储蓄倾向较高,使城市工业生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提高,这就由此产生一种积累效应,即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降低,这种效应直到工、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才停止。这时,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实现工、农业经济平衡发展。

二元结构转变理论的实现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全部被工业吸纳。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往往存在障碍,要么由于城市工业的容纳量有限,要么由于城市工业结构要求所吸纳的劳动力应具有相应的劳动技能和素质。再加上城市中也可能存在劳动力供给充足,甚至超量供给的问题,这些都会阻止农村劳动力有效地向城市工业转移。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