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将开放型的产业结构理论规范化,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理论。钱纳里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利用回归方程建立了多国GDP市场占有率模型,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通过得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变化,制造业各部门相对比重变化的一组标准值,对照分析本国在某种经济条件下制造业内部结构,即工业结构是否偏离正常值。他发现,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此后,许多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钱纳里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作了科学分析。他们对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服务业份额则缓慢上升;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而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参见表2.3)。

表2.3 人均GDP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应当注意的是,标准产业结构与实际产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只能作为判断产业结构状况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由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国情,如国内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不同,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不同,政府所制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也各有所异,工业化进程不同,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本国的实际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与标准产业结构产生偏差,这些偏差虽然会说明一些问题,但还不能判断产业结构不合理。例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实际产业结构与标准产业结构也同样存在较大的偏差,但不能就此认为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因此,标准产业结构只是判断一国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众多标准中的一个,而不是全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