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麦穗理论的例子与启示

麦穗理论的例子与启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却带他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在麦田行进的过程中,每人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其中第一个弟子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捡,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支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最大的麦穗。

将这一个故事转换到恋爱中,每一个弟子挑选麦穗时的心态都对应了人们在挑选对象时的一种心态。第一个弟子可以说是代表了现在的“闪婚”一族,在遇到一个自己觉得合适的人的时候,便不顾一切地迅速结婚,结婚后又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是自己理想的伴侣,于是又迅速离婚。“闪婚”的人,不少是以“闪离”收场的,可以说结果是两败俱伤。

第二个弟子代表的是一种挑剔的心态,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总是在挑来拣去,觉得这也不适合,那也不适合,最后把好的也给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则代表了明白的心态,这种人往往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目的地去寻找,或许他找到的不是最漂亮、最出色的伴侣,却是自己最满意、最适合自己的,这就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很多人总在说属于自己的缘分还未到,其实不是缘分未到,只是你没有把握住机会,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何在博弈中达到双赢的结果,找到满意的另一半呢?不妨向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弟子学习,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泛社会化的成功论——撒更大的网,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核心提示

麦穗理论是博弈论中非常著名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88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