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杜能认为农业布局的区位选择实际就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问题。他认为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 P ),将由农业生产成本( E )、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V )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 T )三个因素所决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按照杜能理论假设的前提进一步分析,“孤立国”中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都要由这个市场来决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应是固定的,即 V 是个常数。杜能还假定,“孤立国”各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完全相同,所以各地生产同一农产品的成本也是固定的,即 E 也是个常数。因此, V 与 E 之差也是常数,故上式可改写成:
上式中 K 表示常数,也就是说,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其意义是只有把运费支出压缩为最小,才能将利润增至最大。
杜能还探讨了距离市场远近的地租差异,他认为土地经营者为取得某块土地的使用权而必须支付的代价(级差地租,即区位地租)是不同的,越接近市场中心地租越高。那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怎样进行农业布局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呢?
(2)结论:农业圈层布局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而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自由式农业圈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等,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所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供给城市能源、建筑用材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不便运输,从经济角度讲必须在城市近处产出,形成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谷物为主。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此圈是距城市最远的轮作农业圈,也是最粗放的农业圈。生产谷物和畜产品,以畜产品为主。
第六圈:畜牧业圈。此圈生产的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的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此圈之外,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