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福特法则在管理上有什么用处?

本福特法则其实不是一个新的法则,在100多年前,数学家们就发现了这一现象。

1881年,有一个叫西蒙·纽康的加拿大天文学家,他发现对数表以1起首的那几页比其他页被翻得更烂。但西蒙和大多数人一样,当时也没有往深处想,所以他错过了一个在科学史上留名的机会。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大概1938年的时候,美国工程师,同时也是物理学家的法兰克·本福特重新发现了这个现象,但他比西蒙认真多了,他立刻想到:这个现象会不会和数字1有关系,以1开头的数字多,所以人们查对数表的时候翻的次数就多,以1开头的书页就比别的书页被翻得更烂。

他接下来收集了更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儿,于是本福特法则诞生了,法兰克也在科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但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本福特发现了这个现象,但他当时并没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数学家、科学家们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直到1961年,有个美国科学家提出:本福特法则其实是数字叠加造成的现象。比如我们假设股市指数一开始是1000点,以每年10%的速度在上升,那么要用7年多的时间,指数才能升到2000点以上。而从2000点上升到3000点,如果也是以10%的速度上升的话,只需要4年多的时间。同样,从10000点到20000点又需要7年多,从20000点到30000点只需要4年多的时间。所以,以1开头的股票指数数据比以其他数字开头的股票数据要多很多。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科学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数字都符合本福特法则。只有那些统计数字,比如说人口、海拔、股票才符合本福特法则;按规律排列的数字,比如发票或者身份证编号,经过人工修饰生成的数字都不符合本福特法则。

那么本福特法则在管理上有什么用处?

本福特法则的用处可大了,但是知道这个法则的人不多。于是,审计部门能用本福特法则来检验公司账本是否经过人工修饰。如果账本上数据的首位数字中,从1到9的出现频率是接近平均的,那肯定是经过人工修饰的数据。

美国有一个叫詹姆斯·尼尔森的人,他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财政官员,管理着州政府很大一部分的开支。他每天要经手很多钱,负责给为政府干活的各个公司发钱。有一天他心动了,想道:我不如自己开一家公司,左手拿政府的钱开支票,右手就存到自己的公司,这样我不就把政府的钱揣到自己腰包里了吗?为了不让人抓住,他每一张支票的金额开得都不一样,每张的金额都带有小数点,让人觉得特真实的样子。他一共开了23张支票,合计200多万美元,单张支票的金额有86241、72117、97473、90831、84991等。如果你懂得本福特法则的话,你一下就看出猫腻了——7、8、9开头的数字实在是太多了。根据本福特法则,金额以1开头的支票应该有30%左右,所以审计部门一下子就把他抓住,送进了监狱。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