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理论强调组织管理的文化因素,并认为组织在生产力上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和利润等硬性指标,而且还应考虑软性因素,如信任、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微妙性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畅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2)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树立整体观念。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方案。
(3)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4)长期雇佣职工,整理并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使工人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5)关心员工的福利,营造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设法让职工们心情舒畅,造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
(6)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消除单调的工作。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工人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实行多专多能。
(7)重视员工的培训。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注意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注重对员工的潜能细致而积极地开发和利用。
(8)职工的考核。考核职工的表现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方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晋级的依据。
Z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组织都应该对它们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变革,使之既能满足新的竞争性需要,又能满足各个雇员自我利益的需要。基于“Z理论”的Z型组织就接近于这种新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