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其母为努力使其学习文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千古佳话。孟子的学说以性善论为出发点,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主要反映在现存的《孟子》一书中。孟子曾游说各国规劝统治者实施“仁政”,为各国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方法。孟子认为,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争取民心和实施仁政,主张劳心劳力说,具体阐述了“经”、“权”的管理思想,并论述了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1)争取民心,实施仁政。从民本观和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争取民心和实施仁政。在诸侯之间战争和兼并异常激烈的战国时期,民心向背成为诸侯乃至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他认为暴君夏桀和商纣王丧失天下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天下老百姓的支持,并由此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著名论断。既然民心对于一个国家如此重要,那么又如何获取民心呢?孟子认为“仁政”是获取民心的主要手段,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方法。
如何实施“仁政”呢?首先,突出和强调被统治者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民贵君轻论”所指出的那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次,制定具体管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民众需要,民众希望得到的东西,就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他们所厌恶的,就要尽量避免加到他们的头上。再次,对不同的人应实施不同的“仁政”,让才德出众的人能够各在其位。
(2)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论。孟子提出“劳心劳力说”,即认为,官有官事,民有民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依孟子所言,社会分工是必要且合理的,人们就通过交换劳动成果来维持生计,而作为管理者,就应该通过将自己的管理成果换取他人的劳动成果以维持生计。例如,在尧为天子时,洪水泛滥,五谷不登,野兽伤人,尧就任用舜协助管理天下,舜又任用益带领百姓用火驱赶野兽,任用禹为之治水,任用稷为农师管理农业,任用契为司徒制礼服,天下才太平昌盛。在现代社会组织中,有人动脑,有人卖力,动脑的人统治别人,卖力的人受别人统治;受统治的人得养活别人,统治人的人受别人供养。
(3)执经达权。经,指正常情况下人们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或原则;权,指特殊情况下人们选择道德行为时应有所变通权衡。经与权,大致可用原则性与灵活性来解释。孟子认为,坚持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是好的,但如果过了头,变成死板僵化就使人憎恶了,因为它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定了事物的丰富多样性。他举例:嫂子溺水快被淹死,小叔子就应该打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伸手救嫂子上来,这就是权变。孟子认为权变管理是管理的智慧、管理的艺术。在管理实践中不能拘泥于某些固定的框架和僵硬的标准。当承诺因环境的变化而无法兑现,或者兑现承诺无益而且有害时,放弃承诺就是必需而且明智的;当已经开始的某项工作因条件的变化而无法继续下去,或继续下去完全失去意义之时,放弃该项工作就是明智的。
(4)修身平天下。孟子从“修身”的角度论述管理者素质的问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管理好天下国家、平治天下,其根本在于提高自身修养。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先经历苦难的考验和生活的磨炼,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修齐治平”成为现在很多政治家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