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沉默的螺旋”假说提出以后,许多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者,例如美国的卡茨、马丁,日本的池田谦一等,都对这个假说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考察。由于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各国的社会文化条件不同,人们对这个假说的普遍适用性尚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个假说的理论前提上。

“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那么,这种“恐惧”和趋同行为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还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根据诺依曼的看法,能否顺应“多数意见”或舆论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和基本价值与社会是否相容的检验”,它是一种“匿名的,无所不在的社会压力”,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为了证明这一点,诺依曼不仅大量引用了马基亚维利、洛克、米尔、托克维尔等经典作家的观点,甚至援引了文化人类学乃至动物社会学的许多成果。尽管如此,但它仍然在理论和实证上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具体来说,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如诺依曼所做的吸烟者在不吸烟人群中吸烟的实验所示),多数意见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种压力未必有效。同时,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也是决定人们对“多数意见”或服从或抵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例如,在单一民族国家,在传统、保守的社会,在社会秩序、价值的安定时期,“多数意见”的压力通常是强大的;而在多民族国家、开放型社会以及社会秩序或价值的变动时期,“多数意见”未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

第三,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50年代所罗门·阿什的实验证明,趋同行为发生的概率受到两个重要条件的制约:第一个条件是有没有来自他人尤其是来自所属群体的支持,只要当场有一个支持者,趋同行为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另一个条件是个人对自己的见解或信念的确信程度。实验心理学研究证明,对自己的观点确信度低的人,往往会通过寻求与他人的类似点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因而比较容易接受多数派的影响,而确信度高的人则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第四,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思莫斯考维西关于群体内合意形成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发。他在考察少数意见的“中坚分子”的作用时发现,当这些“中坚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这种情况,意味着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的存在。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