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依曼沉默螺旋理论的由来与缺陷

诺依曼于1965年最早注意到社会生活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这一年联邦德国进行议会选举,主要竞选对手一方是社会民主党,另一方是基民盟和基社盟的联合阵线。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双方支持率一直处于不相上下的胶着状态,但在最后投票之际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后者以压倒优势战胜了前者。诺依曼为了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对选举期间追踪调查的全部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诺依曼发现,尽管双方的支持率一直未变,但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即认为基督教两党阵线将会获胜的人不断增多,到投票前日变成了压倒多数。诺依曼认为,正是这种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此后,诺依曼又对“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了多次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她的“沉默的螺旋”理论。

图1-1是这个理论的示意图。

图1-1 “沉默的螺旋”理论示意图

1972年,诺依曼正式提出“沉默的螺旋” (The Spiral of Silence)的构想,并于当年首次运用该理论研究联邦德国大选,建立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实证基础设想。1974年诺依曼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最早提到,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诺依曼认为,个人的观点和态度要受周围人和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某一时期内,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大众媒介规定的,即大众媒介鼓吹的观点,对受传者造成一种压力。诺依曼的分析,是以受传者都有与主导意见认同的趋向为前提的。如果受传者与主导观点有差距,他就会因为害怕孤独和恐惧而转变观点。就人际影响和大众媒介这两种作用而言,后者的作用更大。因为许多人由于不能广泛地进行人际交往,了解他人的看法,往往会相信大众传播媒介,而认为自己是少数派,并匆匆地放弃了原有的看法和态度。

诺依曼认为,持非主导观点和态度的人,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步减少,恰似一个上大下小的螺旋——“沉默的人”越来越少。麦克奎尔在谈到这个模式时,提出一个问题,这种螺旋式的变化,是否代表了态度的真实变化?一些受众保持沉默,会不会口服心不服,而一遇到适当时机又重新公开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一点值得深思。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也许更适合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大众媒介的宣传之下,并以社会其他的强制性手段作为威慑力,迫使受众随大流,认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和态度。

然而,诺依曼的模式又不适合这种情况。因为她认为,自由表达是舆论概念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这又涉及到她对舆论的定义。她为舆论下了一个双重定义:所谓舆论是围绕争议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是为使自己不陷入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在她看来,受众没有言论的自由表达权,就谈不到什么舆论的问题,也无所谓向舆论代表的主导观念靠拢。言论自由是她的模式适用的基本前提。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