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理论主要是微观效果方面的理论,而议题建构理论则是更加宏观层次的理论。美国学者郎氏夫妇(Kurt Lang & Gladys Lang)对有关“水门”事件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后,对议程设置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该理论假定媒介可同时、立刻设定政治议题的说法过于天真了。为此,他们提出一系列概念的修正,形成了“议题建构过程”的新理论。
郎氏夫妇把议题分为三类:(1)与社会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的议题,无论媒介是否报道,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这些议题;(2)与个人只有部分关系的议题,如青少年犯罪、城市绿化等,通过媒介报道,可引起更多人的注意;(3)距离每个人都很遥远的议题,如非洲难民、海地危机等,这是媒介最能发挥影响力的。这三类议题都经常被媒介提起,但影响力却有大小之分。各种议题之间也彼此竞争,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不同阶层的受众关注的议题,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研究中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些特殊议题与公众议题之间的关联,还必须考虑到两者是在特殊的媒介环境中交互作用的。
媒介在“水门”事件中所扮演的,就是一种“议题建构者”的角色,其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媒介强调某些事件(活动、团体、人物等)。不同的事件,需通过不同种类和分量的报道,以有效引起民众的注意。媒介这种初步的强调,会影响民众思想和言谈的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议题中出现的事件,并极力与民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和热点挂钩。媒介在这一阶段可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所强调的事件得以凸现。
第三阶段:媒介将事件或同一议题与次象征符号相连结,使事件或议题成为整个政治生态的一部分。并非每个议题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媒介可通过“炒作”,使之变成与特定利益集团“挂钩”的鲜明的议题,从而更具争议性。
第四阶段,能公开其利益诉求的发言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于媒介,展开最直接的竞争。
以上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各步骤之间也可能有反复,并存在回馈,而整个过程结束就完成了将事件“建构”为公众议题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