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的产生背景是什么?

战略资源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直接体现于产品市场,或是低成本,或是差异化。但是,战略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竞争优势,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中间过程或程序,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成果的传播和应用速度越来越快,在核心产品的生产上创造成本或差异优势的难度越来越大,营销的附加值增加;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技能和知识正在代替资产成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变化、高风险的时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已经初步认识到了上述变化趋势,它们采用了不相关多样化的战略,希望通过进入许多不同的行业来降低风险,结果最终不得不放弃这种战略而回归主业。与此同时,有些学者发现日本和美国有一类公司的效益长期好于其他公司,这些公司采用的多样化战略是以某种优势为核心进行相关产品或行业的拓展,同时,它们从市场上购买大量的零配件和半成品。美国的管理学者们提出了两种可以同时使用的概念或技术,即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和战略性外购。

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与核心能力相互关联的新理论涌现出来。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发表了《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该理论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最热门的企业战略理论,它是对几十年来美国大企业战略理论包括多样化战略的一个更高层次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能力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一些新的成果不断出现在各种杂志和报端上。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对近年来企业发展“多元化”战略和“专业化”战略的争论加以研究,可使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更深入。其实,“多元化”或“专业化”不过是企业发展战略两种形式,经营战略的实质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今天,建立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能力已经成为西方企业普遍追求的战略且标,也是各种企业有效运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西方企业的成功无不与对核心能力的重视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对核心能力的管理并不令人乐观,有的企业不仅没有抓住历史契机迅速发展独特竞争力,甚至还逐步丧失掉过去曾经辛辛苦苦建立的竞争优势。这说明我国企业在核心能力理论的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当务之急是正确地理解、鉴别、培养和保持核心能力。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