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银促进了幕府的崛起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商人向中国出口的都是含银量很高的铜矿石;实际上,日本的矿主不知道怎样分离这两种金属,所以,在明朝时,这项操作都是在中国进行的。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各地大名一直在进行内战(战国时代),他们依靠天性好战的幕府将军,把日本置于鲜血与烈焰之中。打仗需要钱,主要是白银,于是他们花费很大精力寻找新矿,开发新技术来生产白银。1526年,博多商人神谷寿贞重新开掘了在1306年发现的石见银矿,博多位于日本南部,与朝鲜隔海相对。1533年,寿贞请来了两位朝鲜冶炼专家桂树(Keiju)和田边(Sotan),他们引入了灰吹法使银铅分离,大大提高了白银产量。这种方法与前哥伦布时期秘鲁和墨西哥矿主们使用的方法相同。从1542年开始,大内义隆大名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生野矿(该矿位于距离京都100公里的田岛地区,以神户牛肉而闻名)。其他较小的矿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术,因此在16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后期,日本对中国——这个白银总是匮乏的国家——的白银出口迅速发展起来。日本与中国贸易显著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葡萄牙人掌握了澳门商行,人们可以在这里用中国丝绸换取日本白银。与此同时,大名之间的战争也到了最后的阶段,他们用银矿,尤其是农民和藩主缴纳的米税来支撑战争。比如,取代大内义隆的织田信长大名就控制了一些银矿,并享有相关的白银交易带来的税收。1568年,在征服本州岛中部地区时,织田信长夺取了生野矿(铜和银)。此外,这位军阀还购买了葡萄牙进口的火枪,他的步兵团是第一个使用火枪的,能够有效地阻止敌人的骑兵和长枪兵的攻击。他使用的是和欧洲一样的军事技术。同年,信长占领了京都并且有计划地洗劫了佛教寺庙,把这里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不过,这位大名并没有控制石见银山、本州岛以西的佐渡岛金矿、本州岛中部的足尾大铜矿和本州岛北部的斜方蓝辉铜矿。夺取石见银矿的是毛利元就大名。

日本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从1580年起,白银生产引入了融合法,即用汞处理银矿石,这使日本的银产量显著增加。一位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于1592年在安特卫普公布了一幅日本地图,首次提到了石见地区的银山。在那个时候,石见银矿之于亚洲就相当于波托西之于拉丁美洲,其产量位居世界第五,后来,日本的白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日本白银产量的骤增,强势幕府控制下的政治统一,对中国(在明朝衰落加速前)开放后的复兴,由西班牙人控制的菲律宾(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的启动,与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通商……所有这些都为日本贸易的强劲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创造了理想的条件。这个国家曾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和饥荒,地震频发。当提到日本时,葡萄牙人管它叫“银岛”。

白银可能是全球贸易的第一个金融载体。白银在中欧、美洲和亚洲流转,这种白色金属在世界主要由三大矿区生产,并为所有商人和不同国家的人接受。在中欧,白银的流通控制在德国银行家手中,由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发行,后来由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发行;在美洲,墨西哥矿和波托西矿由西班牙帝国控制;在亚洲,银矿则由幕府和明王朝控制。美洲的白银先是被运往塞维利亚、欧洲,然后再通过马尼拉运到中国;欧洲商人把里斯本和伦敦的白银运往印度和中国;日本白银通过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的商人运往中国和东南亚。这些白银用以购买中国与印度的金属制品和纺织品、漆器和瓷器、欧洲(特别是荷兰)的武器和西方书籍、香料和珍贵木材、染料和药品……日本商人还把家畜从长崎运往中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不过白银主要还是用来购买丝绸,包括生丝和熟丝。日本商人必须首先向皇族提供制作礼服的高档丝绸,“皇族丝”意味着高贵的品质。皇族享有优先购买优质生丝的权力(约占总量的20%,且价格优惠),生丝通常在京都西阵的大型原材料加工中心制成熟丝。

贸易站和港口迅速发展起来:广东与东南亚、越南岘港和会安港口通商;泉州与琉球岛通商;日本平田港、长崎港与中国、朝鲜和马尼拉通商;而澳门则是个中转地。日本在国外的商业区——日本城  数量众多,也颇具规模,接纳了很多日本侨民。

中国明朝的危机、日本的闭关锁国、葡西贸易的衰落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侵蚀并破坏了这一派田园牧歌。首先是明王朝陷入了危机:自1618年起,其北部边境遭遇到女真各部落的巨大威胁,皇帝没有钱支付军饷。随后,日本幕府将军选择奉行长期锁国令:1635年,日本开始禁止商人和船只进行国际贸易;1637年,幕府又规定,在一众欧洲商人中,只允许居留在长崎的人造岛(即出岛)上的荷兰人进行一些贸易往来。同时,葡萄牙海洋帝国开始衰落,影响了澳门的贸易;西班牙几度宣布破产,直接波及到西班牙商人,他们从拉美带到马尼拉的“美洲”白银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日渐繁荣。白银的重要周期就此结束了……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