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

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它的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和地区主导产业论。

比较优势理论包括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静态比较优势是由当地自然条件形成的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自然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是构成差异性的主要因素。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是独立的,在任何情况下都需依托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客观因素,不同的区域在自然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每个地区的差异性造就了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生产经营,各个区域在地域分工上就需要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利用该区域禀赋、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根据地域分工中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矿产资源富集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资金供给比较充分的地区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因为若一地区有丰富资源,都可以或是降低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品生产成本,或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都会增大产业利润。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越能促进特定部门的利润增加,则区域对这种部门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此外,由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各地区在这三种资源的禀赋条件、稀缺程度和分布组合上都存在着差异,各地区在资源条件上各有优劣,长短互见。正是资源需求和资源分布的不对称性的存在推动了各地区间的相互依赖、互相补充,成为制定区域协作政策的重要基础。我们需合理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地域分工,发挥各地区特有的优势,使社会生产经营更有效率。

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化的,由此,动态比较优势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静态比较优势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出发,却忽视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静态比较优势原有的适用环境发生变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先的优势条件变更甚至丧失,这时必须做出改变。原先有些产业不具备好的发展条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利条件向有利方面转化,这时需逐渐放弃原有产业,扶持和培育新的产业,实现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化。新技术革命出现后,比较优势在地区分工上发生了变化,应更加注重动态比较优势在地区分工上的运用。

在地域分工理论中,地区主导产业理论也是基本理论理论之一。在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产业在地位和作用上同样具有差异性。处于主要支配地位的产业构成主导产业。要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本质上就是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以此为核心,协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确定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既可增强地区之间的产业在经济方面的互补性,又可使区内产业紧密相连。围绕主导产业更易形成多种产业配套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具有优势性的主导产业,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内各产业共同发展。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