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营销学堂 经济学 正文 下一篇:

新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洛布尔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与此前旧的国际分工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的分析,发现此前形成的极少数工业化国家从事工业生产,其他绝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则为前者提供原材料,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打破,跨国公司将一批批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线,开始从工业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欠发达国家由此涌现出越来越多与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联的生产部门。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贸易”转向“生产”。自从弗洛布尔(1978)的著名论文《新的国际分工》发表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讨论新的国际分工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新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扩展

金德尔柏格、赫里克(1986)论述的新国际分工传承了弗洛布尔的思想,并进一步揭示出了资本—生产关系在国际分工中的改变。他将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作为国际分工的分水岭,并认为在此之前是传统的国际分工占据主导地位,基本特征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用制造品换取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之后,体现为第三世界国家用制造品换取西方工业国家的资本品。这种改变显然也是跨国公司生产体系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展的结果。

2.新国际分工是国际垂直一体化

格罗斯曼和哈特(1986)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垂直一体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但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到,他们对于垂直一体化的所有权优势提供了准确的预见,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采用这种分工方式,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国际分工模式。20世纪80年代晚期后,跨国公司采取垂直一体化方式的FDI开始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了20%,而1996—2000年,则每年增长了40%。

3.新国际分工是“订单制造”(或者“外包”)

罗斯杰将订单制造(contract manufacturing,CM)称为网络时代的新国际分工。罗斯杰对于订单制造的定义是:大型公司把部分(或全部)零件设计、程序工艺、装配设备、后勤、营销渠道、仓储、售后服务等环节用合同的方式外包给其他企业,产品和服务贴发包公司的品牌,承包企业则一般没有品牌。订单制造是IT行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亮点,每年达到20%—25%的增长率。而IT产业的迅猛发展使CM从“美国模式”变成了全球的大规模生产模式。CM不限于IT行业,通信行业、汽车行业、空间技术等行业都有。订单制造导致了专门从事订单制造企业的产生。订单制造业开始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而订单企业则成为跨国分工网络的载体。

4.新国际分工是产品内分工对福特制、丰田制分工模式的替代

首先是企业内分工,以始于20世纪初的福特制分工模式为代表。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其生产方式是:从大湖附近矿山运来煤炭和矿石,全部过程包括热处理、制模、铣削、冲压、焊接、抛光、喷漆、总装等数百种工艺,都在底特律的雷格工厂完成。其次是企业间分工,以20世纪80年代风行世界的丰田制为代表。以丰田汽车为例,这是一种多层次生产方式。总公司只进行最终组装和基本原材料供应;数以百计的企业在第一层,进行次级组装及大部件生产;数以千计的企业在第二层,进行单个部件生产;数以万计的企业在第三层,提供工程性服务。此后就是产品内分工,即以产品为对象的分工——以工序、区段为对象的分工体系。这开辟了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为发达国家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了方便,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这正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细密化。

5.新国际分工是随资源禀赋变化的国际分工

弗朗西斯认为,弗洛布尔的新国际分工理论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资源禀赋的动态发展,而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虎”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有了巨大的增长。发展中国家这种资源禀赋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按照里德尔(1996)的研究,一个国家有没有绝对数量的技术人力资源,对于这个国家能否参与基于知识的经济活动具有关键的意义。

6.新国际分工是基于全球商品链的国际分工

格里等(1998)将“全球商品链”定义为:一系列企业围绕着一种最终产品而建立起来的劳动和生产过程的组织间网络。这一网络将居民、企业、国家融合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新的企业不断通过整合到这种全球商品链参与国际分工,使全球商品链条越来越庞大,其作用开始超越国家政府之间的经济交往作用。

7.新国际分工是基于跨国公司关系网络的国际分工

孟庆民、李国平和杨开忠(2000)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跨国公司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此外,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追求各种利益,参与新国际分工,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8.新国际分工使由市场价格引导的国际分工演变为由跨国公司引导的国际分工

冼国民(1994)认为,主权国家对于要素流动的限制、对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保护,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存在,使价格机制对国际分工的调节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国公司的成长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及其协调机制。随着传统国际分工部分被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所替代,世界市场机制被跨国公司的层级管理制所替代。“看得见的手”因此替代了“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调节资源在各国企业之间的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改变了传统国际分工的性质,使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转型。在由盲目的市场机制协调的国际分工中,出现了由跨国公司内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予以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这样,当代国际分工就成为由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包括其他传统类型国际分工的混合结构。

9.新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的性质从剥削转向经济互补

多杜辛(1993)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尽管18—19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证明了不仅个人之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分工,国家之间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殖民地时代的阴影,“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为害怕“资本主义的剥削”以及受“自立发展”思想的影响,低估了国际分工带来的机会,拒绝参与国际分工。在《互补性——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这本书中,多杜辛认为,殖民地时代的国际分工是以“剥削”为特征的,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国际分工是以“经济互补”为特征的——国际分工同样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国外要素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国内国外要素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的更高效率。

10.新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从为国家服务演变成为跨国公司服务

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后工业化》中,伍(1994)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企业内交换”已经超过了国际贸易的一半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近来跨国公司的快速成长使企业内交换逐渐将市场平衡社会经济的功能弱化了,国际分工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尽管新的国际分工与旧的国际分工相比,减少了传统剥削,增加了经济互补作用,但这是以扭曲所在国的市场功能为代价的。伍认为,跨国公司力量的来源是对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具有控制力,这使它们与当地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很强,最终将发展为当地政府与其说是参与国际分工,不如说是参与跨国公司的企业内分工。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