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源于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第二,经济技术的发展。经济技术的不均衡格局使各国都必须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力量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第三,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1.关税同盟理论

对关税同盟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范纳(Jacok Viner)和李普西(K.G.Lipsey)。按照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完全取消各成员国间的关税;二是对来自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三是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构,使关税同盟对整个世界经济福利的影响呈现双重性,即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并存。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2.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市场分割得狭小而又缺乏适度的弹性,只能为本国生产厂商提供狭窄的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

3.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是由日本著名教授小岛清提出的。所谓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个国家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实现,也就是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如拉美中部共同市场统一产业政策,以及由国家间的计划决定的分工就是典型的协议性国际分工。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http://www.iqinshuo.com/4858.html